贫富差距飙升引发关注。
【点新闻报道】乐施会今日(19日)发表《香港贫穷状况报告2023:疫后复常下的两极化复原》,通过分析统计处数据,发现今年首季本港贫穷率达两成,超过136万人处于贫穷状态,而最贫穷与最富裕住户之间的月入差距从疫情前34.3倍,飙升至57.7倍,反映低收入家庭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未能受惠社会复常。
研究发现,今年首季,最贫穷一成住户的家庭月入中位数为2,300元,较疫情前下跌34.3%,相反,最富裕一成住户的家庭月入中位数是132,600元,增幅超过一成,两者相差57.7倍。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首季有6.4%就业人口,近21万人,处于贫穷状态,同时约六成在职贫穷人士有全职工作,“零售、住宿和餐饮服务”从业员的在职贫穷比例最高。
助理研究及倡议经理梁名峰博士分析指,疫后时代,大量检测站和方舱医院职位消失,同时经济结构改变,电子支付、电子点餐等工具普及,变相减少企业需要的低技术劳工,令贫穷问题恶化。他批评政府面对失业率下滑、劳动市场紧张等情况,宁愿选择扩大输入外劳,亦要放弃释放本地劳动力的契机。
针对贫穷状况,乐施会建议最低工资一年一检、将政府外判合约纳入年度加薪机制并带头推广“生活工资”、将港交所“社会”披露标准提升至“强制披露”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按劏房人口比例设18区社区客厅、建立墟市系统推动社区经济等等。
乐施会总裁曾迦慧总结时表示,新冠疫情造成全球贫穷差距越趋严重,香港已响起警号,尤其是最低工资冻结四年后调整,距离机构建议的$60.1“生活工资”仍有距离,希望政府帮助基层市民拥有合理、有体面的生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