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中大研究:手术治疗睡眠窒息能显著降低严重患者血压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OSA)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亦是年轻人血压上升、甚至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因素。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进行了全球首个随机对照研究,评估手术治疗对改善OSA儿童患者动态血压的成效。(中大供图)

【点新闻报道】阻塞性睡眠窒息症(OSA)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亦是年轻人血压上升、甚至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手术是治疗OSA的首选方案,但降低患者血压的成效属未知之数。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进行了全球首个随机对照研究,评估手术治疗对改善OSA儿童患者动态血压的成效。结果反映手术能显著降低OSA严重患者的动态血压,对病情较轻者却没有同样效果。此外,参加研究的儿童均属正常体型,但在术后增磅的话会削弱手术对降低血压的成效。

中大医学院专家提醒,单靠手术治疗不足以有效管理OSA及其后果,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及控制体重,对管理病情同样重要。

5%小学生患有OSA五分一到医院接受测试的儿童属严重个案

中大医学院过往有研究估算,本港约5%小学生患有OSA,常见症状包括打鼻鼾、夜汗、睡眠时张开口呼吸等。在威尔斯亲王医院接受睡眠测试的儿童中,每5人便有一人患有严重OSA。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李民瞻教授表示:“这情况令人关注,尤其是OSA被视为引致儿童集中力不足及行为问题等神经认知缺陷的高危因素,亦与血压上升、甚至高血压这些心血管疾病相关,增加日后可能有患上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腺样体或扁桃腺胀大是儿童罹患OSA的常见成因,故建议以手术干预作为治疗OSA的首选方案。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客座助理教授欧俊廷博士补充:“及早进行手术可纾缓严重患者的症状及改善其行为问题。我们同样需要确定手术干预对改善OSA儿童患者的血压有多大的好处。”

手术干预有效降低OSA严重患者的动态血压轻症则无效

中大医学院最近发表的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招募了109名疑似患有OSA而向胸肺及睡眠科求诊的6至11岁儿童。他们全都并非肥胖,获安排接受睡眠测试及耳鼻喉科医生检查。研究人员分别在开始研究时及参与研究后9个月,为参加者记录了日间、睡眠期间和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参加者在研究中被随机分配为“及早手术干预组”(手术组)和“谨慎监测组”(监测组)。研究人员亦按参加者的OSA严重程度,分析他们的数据。

结果发现,手术治疗明显较谨慎监测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其中严重OSA患者睡眠时平均每小时阻塞性呼吸暂停次数,由术前的平均23次减少至术后仅4次,显示大部分个案由病情严重转为轻微至中度病情。手术亦有效降低严重患者在睡眠期间的舒张压(即“下压”),能反映他们血压指数与同性别及身高人口血压平均值差距的Z分数,在术后录得最大跌幅。病情较轻的患者却没有此效果。然而,手术组患者的体重指标(BMI)较监测组的录得较大升幅,并同时录得日间收缩压(即“上压”)上升,反映术后出现体重增加,会削弱手术对改善血压的成效。

改善生活及控制体重对管理OSA同样重要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副教授陈晶晶医生总结:“OSA儿童患者手术后体重增加可能与身体康复后减少了因睡眠时呼吸困难而继发的能量消耗有关。由于BMI增加会削弱手术降低血压的成效,单靠手术治疗不足以有效管理OSA。家长在患者术后要留意孩子体重,医生亦应为患者提供体重管理的建议,例如在术后如何维持健康饮食及恒常运动等。”

责任编辑:苏静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