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基。(资料图)
香港新闻社11月3日电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去信美国《华尔街日报》,强烈反对该报的评论文章偏见和错误言论。他批评文章企图抹黑特区执法行动是卑劣,又对文章未能认识到,港府对基本法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和实际需求,感到震惊。
陈国基再次澄清李家超本人接到美国邀请,出席本月在美国三藩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惟因日程安排未能亲身赴会,改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代为出席。
陈国基表示,本港执法部门对有关个人或实体采取的行动,是基于证据和依照法律行事,随著《香港国安法》实施,香港社会恢复稳定,投资者重新对本港市场产生兴趣。《香港国安法》生效后2年内,香港IPO集资额近6600亿港元;香港去年底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超过3.9万亿美元,高于2019年水准;充分证明全球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
他指出,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为世界各地的金融领袖提供绝佳机会,就全球金融体系的迫切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多达300多名领袖将出席,包括90多名来自顶级金融机构的董事长和行政总裁。
美媒《华尔街日报》周日(10月29日)的评论指特首李家超在美国制裁下,不能出席11月中在三藩市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但多名美国金融巨头将继续出席11月初在香港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形容是向李家超“叩头”。
无独有偶,一年前,香港金管局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邀得全球超过二百名贵宾来港参与。但美国《华尔街日报》在2022年11月3日的社评指华尔街银行家出席峰会向香港及行政长官李家超“磕头”(kowtow)。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随后去信《华尔街日报》表示抗议,批评该社评偏颇,是对峰会出席者的侮辱。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