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南海I号”折射中国海外贸易历史 参访团吁各国续加强贸易交流

11月14日,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到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南海I号”前世今生。

海外华媒代表参访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海外华媒代表参访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11月14日,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到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南海I号”前世今生。参访团成员认为,“南海I号”被发掘和打捞,为中国在南海地区合法拥有海域权、外交权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证。同时他们也表示,“南海I号”的历史印证了贸易往来可以推动民众生活变得丰富美好,当下世界各国也应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多方共赢。

在参访现场,“南海I号”上的精美瓷器、精致金器,还有钱币等各种出水文物,让参访团成员对600多年前的中国工艺水平赞不绝口。“有没有人的遗骸?”“为什么保存得这么好?”“这是不是说明船上还有外国人?”参访团成员们对“南海I号”的故事充满兴趣,一路紧随讲解员的步伐,追问出满心的好奇。

“南海I号”,残长22.15米、宽9.35米,共发现15道隔舱,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年代较早、船体巨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商船。目前,“南海I号”已发掘清理出土、出水器物包括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硃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人类遗骸等,展现了我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系,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阐释了唐宋以来广东陶瓷器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的意见和作用,凸显了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商业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坚实论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中国商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载丝绸、瓷器、茶叶等货品到西方国家,既让西方社会尤其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让中西方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密切。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社长黄栋星认为,正如“南海I号”运载的商品曾改变了西方贵族的生活,今天中国的科技也在高速发展,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都有优势产品,很多国家也都希望继续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与交流。因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让世界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展览馆里看到了很多‘南海I号’的出土文物,没想到在宋朝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就如此的繁荣,各国之间往来如此的密切。”巴基斯坦—南亚在线社长朱同景说,讲好“南海I号”故事,也是讲好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故事。

中华微视董事长宋体金是学习历史出身,对于此次能在参访过程中了解“南海I号”的前世今生感到十分惊喜。“非常震撼!这是让我们了解中华文化、中国历史非常好的实物资料。”宋体金表示,在当前南海局势倍受全球瞩目的时代背景下,“南海I号”在南海海域被发掘、打捞,也有力彰示着,我国在宋代时期就已经在这片海域畅通无阻地进行商贸往来,为我国在南海地区合法拥有海域权、外交权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证。

(点新闻、香港新闻社 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吕泽鹏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