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致辞。
香港新闻社11月27日电 由香港经济日报、南华早报及财经杂志共同主办的“香港财经论坛2023:探讨香港国际化之优势与高质量发展”今日(27日)下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时表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拥有无限发展机遇,欢迎全球企业家来香港投资,发掘商机,实现合作共赢,一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家超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今个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表示,要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李家超指,回归以来,香港凭着“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成为全球唯一汇聚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城市。香港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区地位,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资金人才自由流通。我们可以“中国香港”的身份,参加国际组织和贸易协定,在国际舞台占一席位。
李家超表示,香港在金融、商贸、航运等的专业服务世界前列,更拥有全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司法机构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在法制上与其他国际主要商业社会无缝接轨,得以担当内地与世界之间“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的桥梁角色。
李家超提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的评估报告中,再次肯定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赞扬香港拥有稳健的制度框架、充裕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高水平的金融业规管系统、运作畅顺的联系汇率制度等。他指,香港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亦是亚洲最大的跨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对冲基金中心及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等。香港首屈一指的投融资平台,吸引海内外资金自由流通,令香港成为企业成立财资中心的理想地点。
李家超表示,随着香港全面复常,不同的世界级金融界盛事纷纷在香港举办,包括月初云集300位全球金融机构负责人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以及今个星期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和国际结算银行合办的高级别会议,将是疫情后香港首次汇聚多国央行行长的大型活动。事实胜于雄辩,香港社会在法治的坚实保障下,为投资者、企业家提供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可以在这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大展鸿图。
李家超提及,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里,便针对香港具发展优势的领域如金融服务、创新科技等提出多项建议,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方面,香港会透过推动人民币柜枱纳入港股通、促进香港股票人民币计价交易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此外,香港将继续扩大香港金融机构在前海的业务范围,以及积极促进深港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同时,香港也会捉紧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的大势,资助未被商业化的绿色金融科技,打造香港成为绿色金融科技枢纽。
李家超续指,政府亦会善用香港的专业服务,拓展全球经贸网络,推展区域合作,贡献“一带一路”建设。今个星期,亚洲首只沙特阿拉伯ETF,即交易所买卖基金,就将于港交所挂牌,资产规模是全球同类产品中最大。投资者将可以港元或人民币,直接在香港市场,透过ETF交易沙特股市指数成份股。这类合作足以证明香港是全球资金融通的重要增值平台。
李家超表示,为了带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政府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发展,协助制造业利用创科升级转型。同时,政府会促进微电子研发,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学研1+计划”将继续支援大学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并为落户香港的海外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及发展指导服务。
最后,李家超不忘呼吁大家在12月10日的区议会选举踊跃投票,选出理想的候选人,为建设更美好的社区、为香港未来更欣欣向荣的发展,出一分力。
(左起)《香港经济日报》集团及《经济通》董事总经理史秀美、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主任郑雁雄、李家超、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署理特派员李永胜、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和《南华早报》总编辑谭卫儿在论坛上合照。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