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财经 / 正文

共探云南咖啡发展之路——“绿色生态综合技术研讨会”在云南普洱举办

香港新闻社12月11日电 “绿色生态综合技术示范应用现场观摩暨研讨会”10日在云南普洱举办,这次研讨会旨在共同探讨云南省咖啡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探索解决我国咖啡种植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

香港新闻社12月11日电 10日,“绿色生态综合技术示范应用现场观摩暨研讨会”在云南普洱举办,旨在共同探讨云南省咖啡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探索解决我国咖啡种植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分享绿色生态综合技术在咖啡上应用创新成果和绿色生产模式,共同探讨云南咖啡产业绿色生态发展趋势。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研究员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信息处处长、研究员余汉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处长、研究员郭永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观察》杂志产业调研部主任张玉雷,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女士出席活动,普洱咖啡协会秘书长许正宏致辞。

消费增长,中国咖啡迎来产业发展风口

从全球看,咖啡种植区主要在欠发达国家,消费、品牌、交易中心主要在发达国家;精品咖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增速超过10%。从全国看,咖啡消费市场发展强劲,咖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消费者追捧,国内品牌迅速崛起。从云南看,在“咖六条”政策和国内消费高速增长的推动下,“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实现了翻番,云南咖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已连续3年高于纽约期货价,成为国际国内品牌和咖啡店争相采购的产品;咖啡生产经营企业效益逐年向好,精深加工产品供不应求、生产数量大幅增长,咖啡庄园成为消费者向往的地方,云南已成为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的“热土”。

云南省咖啡产业专家组组长夏兵,云南省原植保植检站站长、研究员,乡村振兴种植业专家组专家李永川,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副总经理魏佳峰、销售总监刘云飞分别就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趋势及痛点、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作物化感技术应用、共创共享五碧生态圈、碧护综合技术助力生态好茶叶、碧生态助力咖啡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培训讲解。

生态技术,促进咖啡品质提升和农民持续增收

咖啡产业飞速增长的同时,几大难题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管理粗放,科学施肥防控水平低,综合效益不高;成熟期不一致,导致采收时间长,机械化使用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咖啡豆品质参差不齐,全红果占比少,品质亟待提升;部分地区,种植年限高,树体黄化严重。

从多年、多点、多作物上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来看,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激发生命活力,尤其是缓解药害、肥害,及抗逆减灾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效果。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在生态技术推广过程中,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拓展农技服务领域,对更多农民进行先进技术培训,传播生态技术理念,让农民更简便地掌握和使用生态技术,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今年,为探索解决咖啡种植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联合普洱市植保植检站,在云南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南岛河咖啡场、云南宏基咖啡产业有限公司咖啡基地进行碧护绿色生态综合技术集成应用。针对咖啡蚊壳虫、虹虫、蓟马、锈病、炭疽病、褐斑病、煤烟病、枝枯黑果病、藻斑病,以及套种澳洲坚果钻驻性害虫、花期灰霉病等病虫害,根据《NY/T 1698-2009小粒种咖啡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选用《GB/T 19630-2019有机产品》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NVIT393-202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均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中的农药田间试验,形成有效的减量控害增效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应用“碧护”植物化感技术配合安融乐、融福莱、融优、海藻多维素、哈威等系列全营养剂,提升咖啡的坐果率、红果率、果粒均匀度及内在品质;减少虫果率、病果率、缺陷率的创新绿色生产模式,绿色生态综合技术,助力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探索解决豇豆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农药超标难点问题,进行豇豆减药控肥示范,也已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观摩现场介绍,咖啡应用碧护生态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1、强壮树势。从解决弱树黄化(由于根系问题产生的)使用碧护生态综合技术方案灌根,使得弱树复壮,当年就可以挂果,第二年就可以投产,相比砍掉重新栽种三年投产,碧护生态综合技术节省费用1087元/亩,而且节省一年时间。

2、提升品质。三个使用碧护生态应用技术的处理区对比对照区鲜果糖度平均提高了26%;在同样测量200颗豆重时,使用碧护生态综合技术的处理区的比对照区的平均豆重增加了12.8%。

3、增产增收测产结论显示,碧护生态综合技术方案三个处理区测得理论平均亩产量(根据千粒重)916公斤,而对照区理论平均亩产量783公斤,增产幅度为17%,增加产量为133公斤。以今年咖啡定价4.4元/公斤(鲜果)计算,每亩增收共计585.2元。

4、节本增效。示范基地去年采摘次数在4到5次,采摘期90-100天,每亩地采摘成本1000元左右。使用碧护生态综合技术方案,预计2次至多3次采摘完成,每亩地采摘成本预计600-800元,节省200元。

专家论道,产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会上,专家围绕影响咖啡品质的因素、如何通过绿色生态技术,提升咖啡的产量与品质,促进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大会强调,以精品优质咖啡生产为目标,按照区域适宜化、品种优质化、管理规范化,新植或提升改造现有咖啡种植基地;支持全省咖啡产区品种改良和更新换代、有机和绿色认证,加大绿色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咖啡病虫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机械化采收等提质增效技术和装备,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绿色生态精品咖啡园。认定支持一批精品咖啡庄园,通过精品咖啡庄园宣传推介全省精品咖啡。

大会建议,进一步推广绿色生态有机技术,以期提高咖啡的品质,打造高端品牌,走出云南,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生产和加工规范度不高,咖农技术培训待加强:普洱设立了咖啡中心举办咖农技术培训,但更多的企业庄园,咖农仍有需求;云南咖啡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二、三产延伸和发展不足,精深加工技术和产品能力微弱。仍有更多的市场等待开发。政府和企业是否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举办咖啡文化活动、参加国际展览等,进一步推广云南咖啡,扩大其市场份额。打造精品咖啡品牌建设。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普洱咖啡协会主办,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爱佳福如土壤修复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云南的咖啡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植户60余人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