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向均羚
12月10日,万众瞩目的香港第七届区议会正式落下帷幕,百万有选举资格的香港市民从399名候选人中,选出176名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及88名区议会地方选区议员。区议员总数将有470名,任期四年,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履職。
此次区议会选举是特区完善地区治理体系、重塑区议会制度后第一场全港大型选举,对香港在“一国两制”制度下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意义巨大。为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称之为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最后一块拼图。此次选举起到了推动香港区议会重回正轨,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巩固香港特区的行政主导体制,发展香港特色优质民主的重要作用,开启了香港“良政善治”新气象。
据笔者在多个现场观察,虽然香港市民普遍惜时如金,但一大早仍然有不少市民前往投票站进行投票,远非西方反华乱港所谓现场直击中所说的那样门可罗雀。区议会工作直接关乎市民切身,选出的各位议员皆以为民众服务为重点,拼民生、拼基层小区工作,让区议员回到小区,原本就是本次香港区议会的鲜明特点,各位候选人一直到投票当天,亦在不断地向市民宣传自己的想法与纲领,对各界的提问与质疑亦从善如流,一早做完运动就来投票的白领,先投票后饮茶的阿公阿婆比比皆是。
多年以来,西方世界部分媒体长期戴着质疑与反对的有色眼镜,对中国香港事务进行长期攻击,此次矛头更是指向了事关所有香港市民切身福祉的区议会选举。在长期反华思想的影响下,凭借在西方国家生活的汉奸、小丑,添油加醋地道听途说、主观臆想,不仅无视市民的热烈反映,甚至将特区政府善意派给每位投票者的“心意卡”也说成是为了“辨别民众有无投票所想的办法”。
对于由于技术原因引起的系统故障更是大做文章,这恰恰暴露出西方反华乱港媒体的傲慢与无知,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香港,根本未曾尊重过中国香港市民,根本无视香港的长期繁荣与香港市民福祉。
笔者及多位义工,自10月起即在多个小区协助开展助选工作,每一天都能被香港普通市民对1210投票日的期待所感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素来由“以民为贵”传统社会观、“邻里和睦”传统伦理观,放眼整个华人社会皆是如此,这样的选举怎么会不得到市民的关注与参与?
一场事关香港在“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区议会选举,不仅完成了香港“爱国者治港”的最后一块拼图,也让全世界看到了香港市民对一个繁荣稳定未来的巨大期望,更让香港市民再一次看清部分西方媒体反华乱港的真实面目。这大概是1210区议会选举为香港带来的另一个重大意义。
(作者系重庆政协委员、香港重庆总会常务副会长兼青年委员会主席、全港各区工商联女企业家联合会会长)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