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呐喊者”法学泰斗江平辞世 生前呼吁警惕经济下滑导致法治倒退

香港新闻社12月19日北京电 著名法学泰斗江平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年。2023年5月,江平撰文,呼吁警惕经济下滑导致的法治倒退。他在文章中称,“我常常说,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时候,我们的法治一般说来是向上发展的,同样情况下,经济要下滑的时候,很多破坏法治的现象出现了。

QQ截图20231219145707

江平教授像。(网络图)

香港新闻社12月19日北京电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江平于2023年12月19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94岁。

公开资料显示,江平,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江平是中国著名法学教育家,被誉为法学界的"良心"、中国政法大学"永远的校长"。一方面是江平先生作为中国民法学界的泰斗,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另一方面,无论是作为一个校长,还是作为一个学者、一个知识分子,江平先生都坚持了开放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思想。

中国政法大新闻显示,1948至1949年,江平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毕业。留学苏联回国后,江平进入当时的北京政法学院民法教研室,承担民商法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江平先生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讲台,率先开设了罗马法和西方民商法课程。商法,股份制、公司制度、票据制度,这些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东西,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新鲜的,学生非常欢迎。

同时,江平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博得好评如潮。紧接着他主持全校教学工作,又开创一代新风气,使许多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在立法方面,江平与佟柔、王家福、魏振 瀛等人共同起草了民法通则,并参与了许多民商事规范的制定;在公法方面与罗豪才先生、应松年先生等协作起草了行政诉讼法。

1988年春天,江平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的代表,接着又被推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同年,担任了5年副校长的江平教授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2001年10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会通过了授予江平、陈光中、张晋藩三位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的决定。学校在决定中指出,江平、张晋藩、陈光中三位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在我国政法高等教育事业第一线,辛勤育人、严谨治学,对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法律史学等学科的发展 起到了奠基作用。他们为学校培养了高素质的学术梯队,对中国政法大学21世纪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在国内立法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学术思想已经产生了跨学科的影响,是学术界公认的大师级专家。

作为终身教授,用江平的话来说就是还没有退休。他说,“我现在所能够为社会做的还是呐喊,我现在的社会使命是呐喊。在我力所能及的时间内、范围内、影响力的度上,我尽量为中国现代应该有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做一些呐喊。呐喊总是能起到一些作用。”

2019年12月,九十虚岁的江平在接受《财新》杂志采访时说,“自己做到了不说违心话,只向真理低头。”江平认为,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家,而是一名培育现代法治观念的法学教育家。

2015年11月12日,内蒙古被冤杀的呼格吉勒图骨灰迁址新墓,江平为呼格吉勒图亲自撰写墓志铭。他在墓志铭中写道,“优良的司法,乃国民之福。呼格其生也短,其命也悲,惜无此福,然以生命警示手持司法权柄者,应重证据,不臆断,重人权,不擅权,不为一时政治之权宜而弃法治与公正。”

2023年5月,江平撰文,呼吁警惕经济下滑导致的法治倒退。他在文章中说,“我常常说,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时候,我们的法治一般说来是向上发展的,同样情况下,经济要下滑的时候,很多破坏法治的现象出现了,所以在很多领域都能看到犯罪现象,中国在经济问题上更能体现出法治的问题。但有些国家经济虽然困难和下滑,或者失业现象严重,犯罪现象不像我们这样表现得这么严重。这是我的一个比较悲观的看法,就是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我们的道德也在下滑,而我们的道德下滑跟我们的法治有密切的关系。”

(综合澎湃新闻等)

责任编辑:Devin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