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生产力局办工业起动大会 陈祖恒:聚焦创科引进更多高端制造业

为让大众更了解香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成果,生产力局今日(8日)举行“香港有工业·重要伙伴起动大会”。

大会现场。(记者冯瀚文摄)

为让大众更了解香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成果,生产力局今日(8日)举行“香港有工业·重要伙伴起动大会”,邀请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以及生产力局主席陈祖恒议员担任主礼嘉宾,同时获逾40间立足香港的跨国和本地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出席,分享生产力局如何帮助它们迈向新型工业化的成功“落地”案例。

起动大会上有来自不同范畴的业界代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参与。有代表接受访问时表示,起动大会气氛良好,对能与不同业界和持份者进行交流感到兴奋和鼓舞;同时表示特区政府优化了新型工业化的资助政策,亦非常感激生产力局协助他们获得资助,并利用创新科技助其业务升级转型。会上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建设性交流,亦为新型工业化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动力。

为响应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达致经济多元化,特区政府近年积极推动相应政策,让香港整体制造业的工业生产指数在2023年第三季录得4.4%按年升幅,成绩令人鼓舞,

陈祖恒表示,香港的新型工业化不是指要把土地和劳力密集的制造业重新带回香港,而是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产工序等为基础,引进适合本港发展的高端制造业,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以创新科技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作为特区政府推动香港新型工业化的伙伴,生产力局一直与本地企业携手合作,至今推行超过1200项大湾区智能化项目, 活盖逾25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陈祖恒续指,大湾区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香港提供巨大机会,预计香港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大湾区的产业链中将占据重要地位。展望未来,局方将全力配合特区政府“抢企业”、“抢人才”措施,协助更多有潜力企业落户香港,以专业支援,引进商机,协助更多龙头新兴策略产业在本地建立厂房、设立智能生产线,助企业与本地公司,特别是中小企接轨,建立营商网络,更好融入香港、国家发展大局。

生产力局一直致力协助本港不同工业创新转型,特别在此活动邀请了逾40间企业的代表分享其成功个案,这些企业透过生产力局成功获得“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或“投资研发现金回计划”资助项目,将业务流程升级转型,当中包括:高端电子产品、食品加工、高强度建筑材料、新兴纳米材料、GMP中成药,保健产品,他们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机遇及技术,大大提升效能和回报。

其中成功例子包括在港设厂的日资企业新励胶管有限公司。为实现智能生产,新励透过数码化生产控制、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和工业人工智能,新旧机械互相配合,大幅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逾40%损耗,不但增强盈利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亦能满足相关ESG的规范。

另一个成功个案是“香港制造”的粟米汁品牌“2+3”。随着品牌知名度提高,怡加新(香港)实业有限公司的粟米汁生产系统已接近饱和,故此寻求生产力局协助,建立智能生产线,提升产能及产品的稳定性。在生产力局和创新科技署的“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支持下,公司不但将产能大大提升9倍,同时改进了杀菌技术,完善保留产品“不加添加剂防腐的坚持”,更能延长机器的寿命,这些成果加强了市场对“香港制造”的信心,让产品获得好口碑。

传统工业范畴亦可透过新型工业化传承。和利集团自1954年成立以来,已有逾60年钢材供应经验。然而,中高强度钢材焊接主要依赖人手进行,工作量繁多,加上地盘工作环境艰辛,焊接从业人员长期短缺。在生产力局协助下,企业引进数码化技术,将专业焊工的焊接经验转化为图像化程序,焊接工人只需要透过平板电脑控制多个机械臂,就能采用最佳工艺参数焊接工件。这不但确保工人在安全环境工作,长远亦有助吸引更多新人入行,传承有价值的工业手艺。

本地知名企业位元堂亦是其中成功案例,透过新型工业化让业务更上一层楼。在局方协助下, 企业获得中成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GMP),并优化以往全人手包装处理药品的工序,建立自动包装系统,把效率大大提升6倍。该系统更结合智能机械人、机械视像系统、机械结构和控制软件等技术,可以满足复杂和严格的中药产品包装要求,让品牌以先进科技继续传承和成长。

责任编辑:王可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