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政府正检讨调整急症室收费。玛丽医院前行政总监陆志聪今日(11日)在一电台节目表示,急症室轮候时间长是老大难的问题,不能单靠加价解决。他认为,若急症室按病人危急情况实施不同收费,会影响前线运作,并容易引起争议,要医护花精力处理与临床治疗无关的事,是绝对不理想。
陆志聪指,以往公立医院试过集中资源处理较危急病人,但发现被列为“次紧急”和“非紧急”的病人,有约10%经临床诊断后需要入院,如果要实行病人分类收费,必须有措施防止病人在等候诊治时情况转差。他称,例如盲肠炎或小童发烧等,早期病情未必会完全反映在生命表征上,难以察觉严重性。
陆志聪表示,现时大多私营医疗机构不设夜诊,如果政府将次紧急及非紧急病人的收费,提升至贴近家庭医生水平,相信业界会有兴趣提供夜诊服务。他又指,新冠疫情期间,公私营医疗机构都试过以视像方式遥距诊症,认为值得研究作为长远措施,为病人提供多一个选择,但要小心研究遥距诊症的准确度及责任问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