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发展局:香港基建可抗第七烈度地震 年内研抗震标准避免徒增成本

发展局昨晚(12日)在社交平台呼吁市民毋须担心,强调本港的地震风险相当低,现时的基建及楼宇设计标准亦提供足够保障。

大屿山前日(11日)下午1时22分发生一次2.0级地震,震央位于梅窝,天文台初步分析显示本港的地震烈度为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度 (三度),即室内有感,类似小型货车驶过的振动。发展局昨晚(12日)在社交平台呼吁市民毋须担心,强调本港的地震风险相当低,现时的基建及楼宇设计标准亦提供足够保障。

发展局指,香港并非位处活跃地震带。根据天文台的记录,过去40多年间震中位于香港境内所引发的有感地震皆属轻微,亦只偶然发生,自1979年以来只发生过9次轻微地震,震级为1.4至3.1级,烈度均在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V(五)度或以下。香港位处欧亚板块上,距离板块边缘颇远,最近的地方亦相距约600公里,远离地壳板块边缘。土木工程拓展署亦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与广东省及本地的地震学专家进行地震研究,多年的研究结果显示香港本土或离岸地区均没有明显的近代断层活动迹象。

发展局补充,香港基建设施包括桥梁、铁路、配水库、人造斜坡、挡土墙及海堤等已含抗震设计,可抵御高达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VII度(七)度的地震,因此地震对香港基建设施所构成的风险不大。另外,香港建筑物因易受台风吹袭,大部分建筑物在设计及建造方面已按照法例的规定具有相对较高的荷载抵御能力以抵御强风。抗风设计有助强化建筑物的结构,令楼宇有相当的荷载抵御地震能力,在遇到香港一般可能发生地震的情况,基本上可提供足够保护。

不过为了防范未然,进一步提升楼宇安全标准,屋宇署已委聘顾问公司参考多个与香港地震活动相若城市的抗震设计标准,研究是否需要为香港制订一套切合本港情况的抗震设计标准作业守则,预计将于本年内完成比较研究,并会于明年初征询建筑业界的意见。但发展局仍表示,要在防患未然和实际需要之间取得合理平衡,避免因过高要求而不必要地增加建造成本和消耗资源。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