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向传媒简介《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行动纲领》。(点新闻记者麦钧杰摄)
律政司今日(12日)公布《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行动纲领》,阐述未来3年大湾区法治建设的工作蓝图,如何衔接不同法制和法规。《行动纲领》的其中一个重点是确立了“三连、两通、一湾区”的基本方针。在有效落实行动纲领方面,律政司会继续深化与各持份者的合作,一是与内地加强大湾区其他城市和国家部委的合作;二是在香港,持续聆听业界和其他持份者的意见,鼓励法律业界开拓新机遇,帮助业界建立交流协作的平台。
律政司打趣说,如果上联是“一国、两制、三法域”,下联就是“三连、两通、一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行动纲领》都有哪些要点?快来一文睇清!
基本方针:“三连、两通、一湾区”
三连
机制对接──包括沟通协作机制对接、民商事司法协助机制对接
规则衔接──包括衔接市场、衔接专业服务
人才连接──包括培养涉外法律人才、推动区内人才流动
两通
在法治建设的硬件上,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各法域之间机制和规则的连通
在法制建设的软件上,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各法域之间法律人才的培养及流通
一湾区
推动大湾区内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互惠共赢,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提供法治支撑
律政司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高层次恒常对接平台
其中,“机制对接”有四项,分别是律政司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高层次恒常对接平台,研究司法及法律理论、整合民商事司法协助机制等,又会建立公开的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资讯平台,让公众可以查阅到法院资讯、律师执业资料等。另外,跟进民商事司法协助安排的落实情况,以及用好现行专责小组及联席会议。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指出,三种法制衔接不单没有矮化普通法制,反而是强化了,担当帮助国家建设的角色。他举例,在内地经申请,涉及香港及澳门案件,港澳证人可以循普通法程序审讯,庭上有主问、盘问、覆问。内地吸收普通法元素,在涉外案件中,尤其涉及港澳的,体现普通法制度的独特优势,对推进整个法治建设有好处。
成立培训学院 帮助国家建立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就“三连、两通、一湾区”的方针,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指出,“三连”是指机制对接、规则衔接以及人才连接这三方面的有机连接。就机制对接方面,具体措施包括持续发挥现有机制的沟通协作角色、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高层次恒常对接平台、积极跟进各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安排的落实情况,以及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资讯平台。而规则衔接方面,则主要涵盖扩大“港资港法”及“港资港仲裁”措施的适用范围、开拓香港业界在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推动区内法律和争议解决专业优势互补、推动制定调解统一示范规则、设立大湾区线上争议解决平台、积极支持香港调解机构作为大湾区内地法院的特邀调解组织等等。人才方面,律政司会成立“香港国际人才培训学院”,帮助国家建立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同时,继续支持大湾区律师发展业务,成立大湾区律师的特定平台组织。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