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财经 / 正文

中国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审批金额逾5200亿人民币

中国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已完成审查,总金额逾5200亿元。

中国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已完成审查,总金额逾52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980亿新元)。

综合中新社和中国网财经报道,截至3月底,商业银行对协调机制推送的全部第一批“白名单”项目完成审查,其中审批同意项目数量超2100个,总金额超5200亿元,对部分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已向协调机制反馈。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介绍,对于协调机制推送的“白名单”项目,商业银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严格做好贷款“三查”和项目可行性评估,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论证,切实把控好风险。

报道称,第一批“白名单”项目顺利推进,有力支持了房地产项目建成交付。在协调机制推动下,一些原本可能停工但已部分销售的项目得到资金支持,为增强居民购房信心、稳定房地产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协调机制聚焦在建项目,有效缓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压力,助力房地产企业回归主责主业,建成房、建好房。

同时,协调机制也提升了金融机构贷款意愿,通过建立信贷资金“借-管-还”的闭环管理和风险控制流程,银行机构明确尽职免责要求,消除了基层信贷人员后顾之忧,切实提升金融机构“敢贷、愿贷”的积极性。

为提振楼市,今年1月,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中国金融监管总局1月26日和2月6日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称,多数城市已提出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商业银行,并要求各银行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对项目及时开展评审,加快授信审批,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