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议员陈凯欣。(资料图)
她表示,曾到深水埗元州邨了解情况,居民要透过二维码,打开智能厨余回收桶,但很多居民不懂使用,将厨余放在回收桶旁边或附近垃圾桶,引来卫生问题。她认为普遍于午饭及晚饭后产生厨余,建议针对高峰期,加派人手协助居民使用及加快更换回收桶。如平均两幢公屋大厦使用一部智能厨余回收桶,不足应付需求,因为附近大厦的居民如希望回收厨余,亦会到屋邨使用这些回收设施。
至于智能厨余回收桶试验计划,至今收到逾150个申请,批出约40个。陈凯欣认为,相对本港有4万2千幢私人楼宇,申请数量少,相信是屋苑考虑到日后管理和运作智能厨余回收桶,需要一定价钱,要有适当位置摆放,又担心将成本转嫁给住户。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