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行政会议昨日(14日)通过修订《社工注册条例》,建议社工注册局成员由15人增至27人,当中8人由选举产生、17人为委任,另有两人为社署署长及社工公职人员。所有成员不论选举还是委任产生,均须在上任前宣誓。本港各界今日(15日)表示,支持政府完善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为社工专业发展提供多元意见,让服务使用者受惠。
保良局表示,坚定支持政府促进社工专业有序发展及完善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使社工专业能有更好的发展。保良局将一直支持并配合政府依法施政,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福利政策发展及落实各项利民政策。
保良局期望透过完善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使其能更有效听取社会各界声音,并吸收各界意见,让社福界持续稳健地发展;并有助提升社工的专业形象及公信力,同时也能够提供更优质、可靠的社会服务给市民大众,不断推动专业发展。
政府社会工作主任协会表示,全力支持由劳工及福利局局长提出、并获行政会议通过的社会工作者注册局(注册局)改组方案,并呼吁尽快改革注册局,以完善现有的管治机制,并推动社工专业的长远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政府社会工作主任协会认为,须加强注册局处理纪律事宜的机制,以确保被裁定干犯严重罪行的社工注册,即被注销;并要求所有注册局成员宣誓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政府。
博爱医院表示,支持特区政府完善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并指出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市民、支援弱势群体为己任,对服务对象具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社会工作者奉公守法,致力维护国家安全及福祉符合社会合理期望。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亦应与时并进,以确保各注册社工恪守法治,才不负公众信任。
博爱医院续指,透过完善社工注册局制度,调整组成架构及成员比例,推荐更多专业、具公信力的人士及资深业界代表加入,有助社工注册局更公正及专业地发挥作用,有利整体社会利益。
香港心理卫生会(卫生会)表示,支持政府完善现时社会工作者注册局的管治,加入更多业界和非业界成员,提升透明度,透过不同持份者,为社工专业发展提供多元的意见,发展优质的服务,让服务使用者受惠。
卫生会指出,提升社工专业水平,与弱势社群并肩同行,是社工专业信念,实践“惠民生、暖民心”,增强弱势社群的“幸福感”、“安全感”同是社工专业的使命。认识国情、完善管治架构,配合特区政府施政,才能为社工专业发展建立稳固基础。
元朗区议员、注册社工谭德开表示,社会工作注册局的问题,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往多届社工注册局的选举文化,社工以捆绑式名单参选,当中尤以个别政治名声来挂帅,多以政治口号来赢取议席,名单成员顺利当选并主导或挟持注册局决策权,欠缺多元声音。
谭德开指出,行政会议昨日通过社工注册局改组方案,成员增至27人,委任较选任多,改组后社工是仍然占多数,以确保专业自主为大原则,维护社工专业的公信力;其二,当局提交立法会的修例建议文件则引入国家安全条例,如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社工,可被注册主任永久剔除社工注册,符合社会预期,符合由治及兴新形势的需要,确保市民能安心和放心接受社工的服务。
香港心理卫生会总干事程志刚表示,本次修例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社工专业的地位和发展,更能巩固市民大众对社工专业的信心。他表示,香港社会正进入由治及兴的阶段,政府的施政方针以“惠民生、暖民心”,提升市大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这正与社福机构为服务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的目标不谋而合。
程志刚指出,政府今次提出对社工注册局的改组正符合社会长久以来的期盼,政府提出注册局将引入更多不同背景的成员,但维持社工委员的比例仍占大多数,此举是合宜及对业界的尊重和信任,相信新的注册局组成更能达致专业自主与对公众问责间的平衡,为保障社会安全和服务质素,社工的专业行为应该受到有效的监管,同时也应该能够充份回应社会的期望。
乐善堂总干事刘爱诗认为, 《2024年社会工作者注册(修订)条例草案》为公众及业界对注册社工专业形象、专业发展及素质作出了实务建议。在扩大注册局成员数目上, 除注册社工, 并加入不同专业界别的成员和社会人士, 相信能以多角度为注册局注入良政善治的思维, 透过定期检视以完善注册局制度和管治。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表示,非常支持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对修订社工注册条例的方案,提升委任人选的比例,希望透过改组方案令社工注册局回到正轨,为社工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正确行使政府赋予的公权力。相信透过改进制度,将能够建立一个更稳妥及可靠的社工专业体系,以及更具备持续专业发展的条件,服务社会与受助者。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认为,社工注册局作为公营的发牌及监管机构,在处理注册申请时,有责任采取严格核实申请人资料的方法与程序,以确保其真实性,包括对犯罪纪录的查核,与及对具争议性的个案作出平衡公众利益的考虑。但现时注册局对履行以上责任与公众期望有落差,未能确切为社会福利机构的人事聘用程序把关,也未能有效保障社工的专业质素与公信力。
新生精神康复会(新生会)表示,支持政府公布的《2024年社会工作者注册(修订)条例草案》,赋予社工注册局订立社工持续专业发展要求的新职能,这项新职能有助提高社工专业的持续发展。
新生会深信,业界积极培训社会服务各职级人才,同时提高社工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加上配合科技的应用,培育社工具备多元才能,才可应对现今社会于精神健康服务方面的各项挑战及庞大需求。所以,多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持续学习,才能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优化现有的精神健康服务。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