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孙东:香港创科发展需以自身所长 服务国家战略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指出,香港的定位——对内,要与国家战略对接;对外,力争成为世界的创科研发中心。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

近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北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一行。孙东向夏宝龙汇报了香港创科及新型工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夏宝龙对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的工作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点新闻记者近日专访孙东,请他剖析北京之行的收获。

“又见到你了!”孙东局长亲切地和点新闻记者打了招呼。谈及总体会面感受,孙东表示,见到夏主任后,对香港的创科发展更加有信心了!这个信心从何而来呢?孙东解释称,通过此次会面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创科发展的定位、方向和路径。孙东认为,“方向比速度还重要,如果方向错了,走得越快,错得越多。”

定位:对接国家战略 要做国际研发中心

夏主任在会面时强调,香港创科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定位、看清方向,在此过程中,最重要是要与国家战略对接。他提到,希望香港深化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企业的合作。孙东指出,香港的定位——对内,要与国家战略对接;对外,力争成为世界的创科研发中心。

孙东表示,在北京之行中,特区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国家网信办等相关部门签订了重要文件,并在近日与广东省、重庆市等内地多个省市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香港计划将河套科技园区打造为世界级研发机构,在今年立秋时分,将颁布河套香港园区的发展规划,园区将有60家企业机构入驻,其中24家是全新企业。同时,香港与内地的数据联通也是发展的重点。

在国际合作方面,孙东强调,香港不会依赖与某单一国家的关系,而会放眼世界,尤其聚焦新兴市场,比如说中东、东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创科洪流中,香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让香港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基于香港固有的基础科研优势进行发展。孙东坦言,其实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希望成为国际研发中心,但未必有香港这样得天独厚的基础科研条件。

那些落户在香港的海外或内地企业,亦会优先选择在港设立研发中心。孙东介绍,政府会开辟科学园、数码港、元朗、将军澳、大埔等区域的研发基地供进驻的企业使用,“政府2年间与超过100家企业洽谈好了落户香港的意向,提前完成了2022年特首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横跨5年的KPI任务,这些企业主要涉及三大领域:生命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新材料。”孙东介绍。

“研发中心的建立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孙东表示,随着研发中心的建立,会催生独角兽公司,在当地就能实现最直接的成果转化,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聚集,从而实现由上游带动中游和下游的发展。香港受制于土地和人力成本,或不得不将大规模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但关键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将留在香港。如此一来,香港可以反过来助力国家构建全球的产业化体系,“其影响是极其深远”,孙东点出了其中的深意。

方向: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

定位清晰后,方向还需明确。会面中,夏宝龙表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香港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在创科发展上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孙东提出,未来创科发展的方向就是要以“创新”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且他认为。“以创科推动经济转型、摆脱固有发展模式”已成为香港社会面的共识,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方针紧密贴合。

“可否认为创新是1,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是后面的0?”孙东听到记者的话,笑了笑答,“我只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是未来整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原动力就在科技创新,它会产生极大的爆发力,Open AI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创造了超过千亿美元的产值,正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给世界各领域带来了深刻影响”。

点新闻记者追问,应如何利用香港在基础科研方面的优势,来加快创新的步伐?

孙东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总结为“成果转化激励”和“加强投资”。在“产学研1+计划”中,政府通过推出100亿的成果转化计划,令正在上游从事科研的科学家知晓,自己研究成果的下一步,不缺用武之地;在投资方面,以往“政产学研”的综合理念升华为“政产学研投”,以更有力的措施,完善创科领域的投资环境。

以关键领域所长 服务国家所需

大方向明确后,孙东提到,香港在几个关键领域的节点上,是有优势的,应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比如在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方面,香港均具备基础优势,尤其在两者的结合方向——以AI赋能生物科技,更成为河套园区未来的核心研究方向,有望产生世界级的前沿成果。

孙东透露,政府预计拿出60亿元,资助大学建立生命健康研发院,且今年会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香港的人工智能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基础研究条件过硬,在全球五百强人工智能城市排名里,香港排第11名,香港各大学的人工智能主题论文去年在全球的引用率排名世界第三。”

创科蓝图一脉相承

在采访的末尾,孙东重述了香港的创科蓝图,并强调各环节之间一脉相承。

“一是完善创科生态圈,推进新兴工业化。”

孙东透露,由工业专员葛明博士带领的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负责收集业界意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实现“贴地”。

“二是丰富创科人才库。”

孙东表示,引进人才不是“无根之木”,要把人才的引进和产业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加入“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的企业可资助的人才数目由4个十倍增至40个,同时每个企业可以引进5名来自内地的技术人员,对接生产设施的运作与管理。

“三是推动数字经济,建立智慧香港。”

孙东认为,数字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建设数字政府的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维护。

孙东教授于2022年7月1日获委任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即将时满两年。就这两年的变化来说,孙东认为是个不错的开局。“香港全社会,对于创科愈发形成共识,觉得香港应该做创科,如果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潮流,迅速地转变,香港就会被淘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愈来愈多的人开始相信,香港或许在创科方面,真的能够做出点事情来。”

彩蛋:“港太空人”快将有好消息公布

探索浩瀚宇宙、翱翔星辰之间,是不少香港市民所追求的梦想。今时今日,上太空不再只是儿时的一个“白日梦”,中国航天当局2022年10月2日宣布,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太空人)”选拔,并首次在香港挑选“载荷专家”。

孙东在此次采访时透露,报名时社会反响非常热烈,共收到120份报名表,来自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或公司,初选后留下了40人,复选后留下了十几人。终选后,坊间猜测定选了一男一女。孙东表示,“对于太空人,香港有信心至少有一人入选,目前正在等待国家最后的安排。”

国家第四批预备太空人共选拔12-14人,包括7-8名航天驾驶员、3-4名航天飞行工程师,以及两名载荷专家。所谓“载荷”,指的是一切航天器上的设备、科学仪器、实验工具、货物等,而载荷专家便是指负责管理上述设备仪器,在太空进行各项科学实验和探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等人员。

(点新闻记者周倾芫报道)

责任编辑:米莱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