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黑暴极端组织“屠龙小队”与其他激进团伙策划于2019年12月8日藉“民阵”游行,在湾仔制造连环爆炸及枪击警员案,案件昨日续在高等法院审讯,由控方传召政府法证化验师及电子电路信号分析专家作供,指出在湾仔华仁书院附近检获的两枚土制炸弹中,包含有爆炸性化学物品“HMTD”(六亚甲基三过氧化二胺)和高性能炸药“ANFO”,检获的涉案手机备忘录中则有制作炸药“黑火药”的化学算式,而两个炸弹装置均可致电装置上的手机作遥控引爆。
控方专家证人、政府法证化验师陈凯耀博士,昨在庭上确认从警方收取在华仁书院桥底找到的物品,经查验化学性质后,证实含有爆炸性化学物品“HMTD”,另有物品含混合物,即硝酸铵、燃油、木屑,属高性能炸药“ANFO”。控方向陈博士展示“屠龙小队”队长黄振强手机中搜获与同谋者吴智鸿之间的讯息,当中提及“TATP”的制作流程,陈形容“TATP”属状态不稳定的高爆炸性炸药。
化学物质可制“黑火药”
控方随后展示一张涉案手机备忘录截图,陈指截图中写有不同化学物质名称及组合,包括硝酸钾、硫磺、木炭及“75%+15%+10%=gunpowder(火药)”化学算式,以上三者按比例可制成低性能炸药“黑火药”,该算式亦吻合大约所需分量;备忘录另写有一化学程式,包含铜、铝及铁的其中一种氧化态,陈指该些物质合成会产生发光、燃烧,会“好光好热”,控方指审讯时出现“铝热剂”一词,问该物质是否可形容为“铝热剂”,陈同意。
陈续指,该备忘录中还写有硝酸铵、过锰酸钾、甘油,若将前两者与甘油混合,静待一段时间便有机会自行起火,“会烧得猛烈嘅”,但亦须考虑混合分量才能得悉最终效果。
在控方盘问下,陈称备忘录中的部分化学品可从市面上购买,例如可于药房购买过锰酸钾,主要用作医治香港脚;硝酸铵则较难买,但仍有办法购买;高浓度硫酸则可于“飞鱼牌通渠水”得到;碳酸钠则等于“大梳打粉”,市面容易购买。辩方问是否从网上便可找到上述备忘录的资料,陈称有这些资讯,但“无见过咁样display(展示)”。
控方随后传召时任高级督察、电子电路信号分析专家卢永楷作供。卢称警方在华仁书院搜获的小炸弹装置和大炸弹装置均是“继电器模组”,前者设电子火柴,后者则设金属圈,但原理大同小异,均由手机、电池、继电器、电芯盒等组成,可致电装置上的手机作遥控引爆。
卢供称,曾测试小炸弹装置,致电到装置上的手机,手机震动后便启动电子火柴。至于大炸弹装置因一配件电阻值很低,需较长时间发热才会成功燃烧物件,若某些零件或在高温下已先损毁,便有机会不会爆炸;另亦要考虑电话是否继续响,因致电到装置上手机便会开始发热,收线便会停下。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