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的士相隔两年后再加价,昨日起市区、新界和大屿山的士起表均加2元,首段跳表收费每跳加2角,后段跳表收费则每跳增加1角,其中市区的士平均加幅为8.86%。的士加价首天仍有不少市民乘搭,但有司机坦言加价后车主会加车租,无助收入增加,且令的士车资与Uber等网约白牌车收费拉近,恐生意进一步流失。有的士业界人士则认为,执法部门需要加强打击“黑的”拒载拣客等违法行为,并相信未来的士车队的设立,有服务承诺和投诉机制等服务标准,加上特区政府规管网约车平台,相信有助提升的士竞争力。
以市区的士为例,加价后起表收费由27元增至29元,而在短加长减机制下,首2公里至9公里每次跳表由1.9元增至2.1元;9公里后则每跳1.3元加至1.4元,若旧车资为100元,加价后则要109.5元。
加价首天,香港文汇报记者昨午在中环一个的士站所见,不时有的士行驶至站内等客,由于并非繁忙的工作天,排队等客最多时只有四五辆,乘客亦无须排队候车,到的士站即可以上车。有市民表示加幅可以接受,的士提供点对点服务,有需要仍会选择乘搭。
周末市民北上 加价生意恐更差
香港文汇报记者昨日零时许由湾仔搭乘刚加价的士到上环,车资由以往51.7元增至56.3元,要多付4.6元,但梁姓司机坦言加价无助增加收入,“每次加价车主都加车租,加埋都是车主赚,而且加价后搭的士嘅客会少咗,过一段时间先回升。”他并指现时周末不少市民北上消费,客量减少,再加价恐令生意进一步下跌。
记者昨午在中环访问之的士司机莫先生亦认为,相信车主数天后便会加租,并指每次车租也加数十元,“车费加几元,根本追不上车主加租幅度。”不过,他表示的士面对最大的竞争是网约白牌车,虽然网约白牌车收费较的士为贵,但的士加价后与该些网约车拉近收费距离,担心部分乘客会因而流失。
的士司机莫先生。(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另一的士司机许先生则对香港文汇报表示,昨日未听到乘客特意提到加价问题,结账时没有乘客对车费有疑问,估计市民也知悉加价情况,且对此并不在意。不过,他也认为加价后未必可增加收入,“好难讲,每日收入多少要看当日客流量,且每次加价车主都加车租,加价对的士司机没有好大益处。”
曾任职的士司机多年的汽车交通运输业总工会九龙分会副主任杜燊棠表示,昨日假日较少市民上班,且港人北上令的士需求减少,加价只令市民却步,相信昨加价,的士生意会较平日少四分之一。
有投诉机制 遇“黑的”可报警
的士从业员总会理事长黄一峰则对香港文汇报指,业界面对的问题是小部分害群之马拒载拣客、滥收车资等问题,破坏业界整体形象,故的士要在加价后提升竞争力,首要是执法部分严加打击这些“黑的”不法行为,“其实现在有投诉机制,市民遇到害群之马甚至可以直接报警。”
他认为,特区政府将发出的5个的士车队牌照,将可提升服务质素,因牌照规定车队须有投诉机制,司机有培训,对乘客有服务承诺,且有监察系统等,并期望特区政府加强有关宣传,以提高市民对的士服务的信心。
特区政府亦正研究规管网约车平台,提出为平台服务的车辆和司机须持有牌照,并加重刑罚打击无牌白牌车。黄一峰因此认为,的士加价亦不怕网约白牌车竞争,“相信日后网约平台只能让有营运牌照的车辆营运,网约平台提供服务的也应是的士,不是违法营运的白牌车,所以业界欢迎政府作出规管。”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