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中大城大港大合推开读计划 首批9本图书供公众免费下载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3间高等教育院校的图书馆与出版社,联合发起开读(Open Books Hong Kong)先导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3间高等教育院校的图书馆与出版社,联合发起开读(Open Books Hong Kong)先导计划。根据计划,由3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9本中文图书,于7月17日免费开放予公众阅读、下载、取用和传播。图书内容涵盖历史、哲学、宗教、法学、人类学、性别研究等人文社科多个领域。数月后将有第二批图书加入计划,向公众开放。

首批开放取用图书目录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郑宗义:《从宋明理学到当代新儒家》

何其亮:《人民的西湖:毛泽东时代的宣传、自然与能动性(1949–1976)》

萧凤霞:《踏迹寻中:四十年华南田野之旅》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出版

章小杉:《“新界”原居民的合法传统权益》

陈思和:《我的老师们》

冯以浤:《人类文明简史:从中国看世界》

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宗树人、史来家:《梦道华山:全球道教与现代灵性的困境》

金晔路:《上海拉拉:中国都市女同志社群与政治》

吴咏梅、李培德:《图像与商业文化:分析中国近代广告》

本计划的细节和图书下载连结,请见网站:openbookshongkong.com

这是香港首个开放取用(open access)图书计划,旨在开放学术成果、创建健康公平的知识传播生态。开读计划不仅展示了香港高等教育院校致力于“开放知识”的决心,亦是中文学术图书开放取用的新尝试。计划目前还在探索期,希望未来能持续开放优质中文著作,与世界分享香港出版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积极推动开放取用,期待本计划能够推动学界积极参与全球知识开放运动,并让社会大众受益。

作为中国和世界间的桥梁,香港可以发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计划发起人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奈尔(Benjamin Meunier)指出,虽然开放取用在香港尚属起步阶段,但未来可期。他表示,开读计划充分体现了香港的前瞻性思维,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一个知识宝库。

计划发起机构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出版社。

计划发起人包括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家扬、香港大学出版社社长邓万 (Michael Duckworth)、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奈尔 (Benjamin Meunier)、香港大学首席信息主管及大学图书馆馆长伍丽娟,以及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馆长彭慧芝。

责任编辑:王可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