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资料图)
就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日前表示,将推出便民的通关措施,包括在“新皇岗”口岸及将重建的“沙头角”口岸,采用“一地两检”安排、研究现有口岸在有条件下亦可采用“一地两检”,以及研究在除夕等特别日子延长过关时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表示非常欢迎,并认为新措施进一步促进两地交往。
陈勇认为,“一地两检”自2007年率先在“深圳湾”口岸实施,并扩展至2018年启用的“高铁西九龙站”,多年的实际运作反映此模式甚为便利旅客,亦大大提高通关效率,故此,他支持港深两地政府藉“新皇岗”及“沙头角”口岸重建之机,落实新过关模式。此外,陈勇认为,现有的“香园围/莲塘”口岸的设计,亦具备条件改为实施“一地两检”安排,故建议两地政府尽快就此展开讨论。
另一方面,陈勇十分支持当局研究在特别有需求的日子延长过关时间,并期望有关特别安排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能作为恒常安排,包括到每个周末及长假期,让“罗湖”及“落马洲支线”管制站时间延至凌晨2时才关闭;长远而言,港深两地的交流不应受时间所限,故认为应做好24小时通关口岸的总体布局,包括率先在“深圳湾”及“香园围/莲塘”实施24小时全面通关,在需求不断增长后,研究更多口岸逐步落实全面24小时通关,以助香港更好地融入大湾区。
最后,陈勇认为,两地政府应以“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为两地关通过模式的短期重大目标,故期望两地政府能继续研究在其他将重建、升级改造或新口岸,落实“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或“一次过检、无感通关”崭新通关模式,利用高科技让两地通关进一步便利化、智能化,并让大湾区生活一体化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