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林奕权:加强宗乡社团硬建设 壮大客家文化软实力

香港客属总会常务副主席、大埔乡事委员会主席林奕权表示,迈进由治及兴,爱国爱港宗乡社团正迎来“六化”大变革。

香港客属总会常务副主席、大埔乡事委员会主席林奕权表示,迈进由治及兴,爱国爱港宗乡社团正迎来“六化”大变革。他认为政府应严宽相济地与宗乡社团加强合作,推进制度性的沟通、统合、调配和分工,共同投入新资源、加强硬建设、提供新服务,力求配合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公众的民生诉求,扩大社会的联系面团结面;再而应壮大客家文化软实力,协助唤起和提倡传统价值观,提高港人的身份和社会认同,超越地域亲缘维度,建构“社会资本”,发挥更强的聚合效应。

林奕权指出,基于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宗乡社团长期担承扶弱济贫、关顾乡亲、凝聚归属和传承传统价值观的使命任务,每逢出现社会风波或危机,宗乡社团都自觉用心尽力,在动员、互助和倡议等方面贡献重要的民间力量,对于推进香港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意义重大。

林奕权认为,宗乡社团在践行其社会责任时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人力、物资和社会网络等资源较充沛;二是成员背景相似、关系紧密、互信共惠,共同利益较多;三是成员的成分多元、包容性较大。因此,宗乡社团既能让成员间延续乡情互叙与融入互助,也有助其人脉拓展与商业联系,形塑出澎湃的自助助人正能量。然而,政府却对宗乡社团服务的重视不够,即使已由“有限管理、彼此疏离”提升为“强化监管、合作密切”,但在组织、管理和服务职能等的改善空间仍大,宗乡社团的社会凝聚和地区管理效能都急待提升。

要应对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新格局,有效完善宗乡社团的组织和管理,林奕权建议先要做出“三个重新”:重新定位、重新调整、重新开拓;继而进行“六化”变革:观念现代化、管理专业化、组织网络化、梯队年轻化、活动多元化、体系制度化。他进一步认为,政府应在政策和资源上提供支援,协助社团清晰明确其自身定位和发展愿景,并让成员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同时,政府应搭建与社团的沟通平台,协助和鼓励社团与不同光谱的持份者沟通,增强社区管理和组织动员能力。至于各社团则应在品牌打造和传承上多下苦功,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林奕权更说,常言道“有太阳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是全球播迁最广的汉族宗乡,也是香港的重要族群,而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保留著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体现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成为维系全球华人族群的一条纽带,传播传统文化、传递乡音乡情,建构炎黄子孙思乡情结上的价值,培育和强化个人的身份认同、社会认同和内部凝聚力。

就此,林奕权建议政府支持和资助客家社团建立多种形式的客家文化机构,加强客家文化建设,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且主办制度化、年度化的客属文化活动;再而要加强对客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例如定期举办客家文化节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让客家文化走向更广泛的社会。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