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着眼“增量改革” 李家超施政报告这十点值得关注

9月17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了任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其中对香港产业革新、新型工业化等发展议题多有着墨,体现本届特区政府通过“增量改革”化解香港经济原有不足的明确思路。

香港新闻网9月19日电(记者 王少喆)9月17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了任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其中对香港产业革新、新型工业化等发展议题多有着墨,体现本届特区政府通过“增量改革”化解香港经济原有不足的明确思路。

1、在“产业发展和革新”一章,报告提出:

“政府致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会巩固金融、法律等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包括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与数据科学等,以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增加人员收入,提升经济效益。”

“财政司司长会带领相关政策局、部门及公营机构,制订促进产业和投资的优惠政策包,涵盖批地、地价、资助或税务减免优惠等,吸引高增值产业和高潜力企业落户香港,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府重视以科创带动高增值的生产制造,促进新型工业化。随着新型工业产值持续增长,政府会加快培养本地和引进境外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多元发展。”

2、在“引进与发展产业”方面,报告特别举出实例:

“政府会引入欧洲领先航空服务公司落户香港,并与该公司达成落户意向,在香港设立飞机拆件、高价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务,带动贸易、保险、融资、租赁等产业发展,创造上下游产业的新职位,并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合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培训,巩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3、在推动生命科学和医药产业方面,报告提出:

“我们会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及先进疗法制品等临床试验和治疗。积极提升患者招募及试验启动效率;并透过河套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让药企在港深同步开展试验。同时筹备成立‘国际临床试验学院’,培育大湾区临床试验人才,以及举办国际高峰会议和论坛等。”

4、在ChatGPT和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的热潮下,报告对“AI和数据科学发展”也提出了真金白银的投入:

“政府早前宣布推出30亿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将会短期内接受申请,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带领前沿科技基础研究。”

“我们同时已预留十亿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促进AI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

“香港会加大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推动早日实现内地数据在合规安全保障下可跨境流动到河套香港园区用于科研,助力AI应用测试与创新。”

5、在发挥香港服务内地企业“出海”、发挥内连外通作用方面,报告提出:

“去年《施政报告》宣布将香港打造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中心’,吸引更多企业进驻香港,壮大总部经济。2024年外地驻港企业在香港共设有超过1400间地区总部,其中逾300间来自内地。”

“我会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包括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和香港驻内地的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出海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

中通社图片

6、报告提出,香港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7、报告提出,促进教育产业发展,建设国际教育枢纽:

“我们会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发展应用科学大学(应科大),积极发展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与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

“教育局将以试点形式容许直资学校申请上调班级数目及每班学生人数,透过学生自资入读模式,加大录取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

8、报告提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我们将以三大创科园区、五大研发机构为主体架构,推动创科发展,汇聚世界人才,以香港研发平台支持航天科技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推动低空经济,支持惠民科研,并引入龙头创科企业落户香港。”

9、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全球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亚洲时装设计中心、亚洲游艇枢纽:

“香港是全球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我们会大力打造香港成为全球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吸引更多国际拍卖行、画廊及专业人才落户。

“去年我提出打造香港成为亚洲时装设计中心。‘香港时装荟’今年将联乘巴黎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推进数码时装和永续时尚发展。”

“香港拥有1180公里海岸线和263个岛屿,有优势成为亚洲游艇枢纽。我们会优化游艇产业配套,推广高端游艇旅游。”

10、报告提出,创建宠物友善的场景,助力宠物经济:

“根据政府统计数字,全港超过24万住户饲养猫或狗作宠物,总数超过40万,衍生庞大消费,涵盖宠物食用品、医疗、保险、美容和训练等。近年商界及交通营运商亦自发推出宠物友善的场所及出行安排。政府支持商界推出不同宠物友善活动空间,创造新消费场景。”

“政府会推出容许狗只进入的食肆牌照,获批食肆会有明确标识,标示顾客可携带狗只进入。宠物餐厅可为业界带来全新商机。”(完)

责任编辑:朱怡娜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