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林定国:须用好制度优势 更积极参与国家涉外法治建设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表示,在香港实施的普通法制度是在“一国两制”下独特制度优势之一,必须用好制度优势,更积极参与国家涉外法治建设。

林定国。(资料图)

特区政府26日在会展举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人大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以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宣讲。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听取了中央宣讲团领导沈春耀主任和王文涛部长就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所作的解读,获益良多。在香港实施的普通法制度是在“一国两制”下独特制度优势之一,必须用好制度优势,更积极参与国家涉外法治建设。

林定国说,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是国家改革开放承先启后的里程碑,极具划时代历史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这次二十大三中全会是开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最重要的成果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订下的目标和时间表鲜明清晰:到2029年国家成立80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

林定国又说,他对其中两方面特别感兴趣。首先,《决定》重视及强调法治在改革开放中扮演的角色,并清楚说明两者的关系。改革目标七个聚焦点之一,包含“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改革原则六个坚持之一,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决定》第九部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独立成章,第一句便点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这部分内《决定》第37段内容是“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完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依法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等司法审判制度。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林定国指出,在香港实施的普通法制度,正是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制度优势之一,我们必须用好这个制度优势,更积极参与国家涉外法治建设,这亦是律政司过去及未来的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包括建构国际调解院总部、设立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争取扩大“港资、港法、港仲裁”适用范围等。

他续说,其次,研判和决定什么要变、什么不要变、要变的话怎样变,是改革成功关键。在这方面,《决定》对如何推行改革作出非常重要及清晰的指导。改革原则六个坚持之一,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习近平主席在较早前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指出“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找好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到精准施策、适时适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忌脱离实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机调,注重先立后破,不能未立先破。”

他认为,在香港正积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时,上述原则必定同样适用。构成香港独特优势的根本制度例如普通法制度必须牢固、不能变;如何更好发挥这些制度优势,则应从改革机制上入手,但必须稳中求进、先立才后破,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落实推行,这也应是《决定》最后一段第60段“以钉钉子精神找好改革落实”的要义。

责任编辑:王可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