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30日电 《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29日对外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贸易额占非洲整体外贸总额比重稳步上升。
这是2022年7月19日拍摄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建埃及供图)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研究编制了《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4版蓝皮书。报告旨在系统梳理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发展成效,归纳总结中非合作的重要启示,展望中非务实合作的美好未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在当天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在经贸规则对接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对原产于27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2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徐建平介绍,在中非经贸规则“软联通”的支撑和保障下,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821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峰值;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2024年中非贸易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充分显示出中非经贸合作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另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1.19万亿元,同比增长5.5%。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上的峰值2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展现中非贸易强劲韧性。其中,中国自非进口坚果、蔬菜、花卉、水果同比分别增长130%、32%、14%、7%;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对非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91%、109%、57%。
2023年海关总署首次发布“中国—非洲贸易指数”,该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值100点,2022年达到990.55点,彰显中非贸易快速向好的发展趋势。中非贸易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对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为非洲农产品输华设立“绿色通道”,降低贸易成本;吸引更多非洲企业加入中国所建立的跨境电商平台,让非洲产品搭上国际物流的便车……中国积极与非洲共享对外开放机遇,助力非洲优质特色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更快更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双方经贸合作有望进一步加深。(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