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青少年精神健康须重视 林美玲倡包容孩子差异

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香港恒生大学8月31日召开以化险为“易”,有教无“累”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与有效沟通方法讲座。

香港恒生大学召开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与有效沟通方法讲座。

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香港恒生大学8月31日召开以化险为“易”,有教无“累”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与有效沟通方法讲座。

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致开幕辞时表示,数据显示,2013年大约只有10.7万个29岁以下的青年人前往政府专科精神诊所就诊,但到了2022年底就增加到16.1万个,10年间就增长了近50%。何顺文表示很关心学校支援学生情绪的配套。虽然同事或老师都不是专业人员,但大家仍要学会去关心、照顾,以及支援学生的情绪。他亦指出,这其中的“支援”不仅仅是老师去支援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之间都要互相去支援和鼓励。

全国政协常委、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高永文就拿考试中题型举例,形容探讨香港年轻人精神健康的困扰就像是一道长问题,需要顾及多个方面。数据可见,需要接受政府治疗的青少年数目也越来越多了。他表示,精神健康一直以来都是香港医疗卫生服务层面很重要的议题,但对比现时社会上对这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精神科的医生资源越来越不足以应付。他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合作,共同处理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帮助青少年成长。

香港情绪健康学会创会会长林美玲指出,“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同挑战,如何支援孩子的需要,包容孩子的差异,让孩子能发挥他们的兴趣、潜能及拥有的各样优势,快乐地成长,是减少孩子压力,维持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关键。现在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强调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导致青少年不管怎么做好像都不够好,都来不及,焦虑越来越重,从而产生情绪问题。或许家长可以考虑给多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去尝试追寻自己想干的事情。她举例,“就像是硬要兔子进水里游泳它可能会溺死,但在草地上它却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此外,林美玲也提到在2024/25新学年10月29日,大湾区医疗专业发展协会、香港情绪健康学会及香港恒生大学知识交流学院,将为香港中小学学校教职员、社工等提供一个免费的 “青少年危机识别及管理基础证书课程”,推动以实证为本的学童精神健康预防及早期介入工作,勉励大家以正面态度认识精神健康。

讲座最后还请到沙田区议员郑家豪与世界武术冠军何建欣、巴黎奥运港队柔道代表王嘉莉、世界武术散打冠军梁宇航3位世界级运动员,分享他们的情绪故事以及正向的生活态度,鼓励在场学生正确积极面对自己的压力和情绪问题。

(点新闻记者郑洢林报道)

责任编辑:米莱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