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于去年11月至今年4月,以问卷访问了超过1600名中学生有关他们的幸福水平情况。调查显示,中学生的幸福感只属一般水平,以5分为满分,只有2.63分。约两成受访学生出现中度至非常严重的抑郁或焦虑征状,其中以女生的整体精神健康状况明显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最多受访学生不满的生活范畴是学业,其次是外貌体型及文凭试。超过一半受访学生经常会狠批及责备自己,团体指学生越常自我批评,越容易受情绪困扰,连带幸福感亦会越低。
团体建议学生,可透过订立可行目标及有效的行动计划,着重成长而非结果,将有助减少自我批评及情绪困扰,又认为青少年求助意欲低,当局用作识别高自杀风险学生的“三层应急机制”应该恒常化。
团体指出,社会复常后中学生的缺课问题持续,过去一个年度共收到300宗求助个案,当中两成有社交困难或缺课习惯,普遍因为学习困难或与老师、同学的相处问题,建议学校在处理长期缺课的个案时,可因应学生的情况制定合适策略,例如容许学生有自修的时间,或安排老师单独指导课业等。此外,团体还建议政府加强校本精神健康支援计划,及早将学校个案转介专业人士。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