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联同香港大学及台湾的大学进行研究,发现本港5种郊野常见动物的粪便样本当中,八成半含有微塑胶,反映即弃塑胶造成的污染已从城市扩展至郊野,增加进入食物链的风险 。
研究团队前年在七个分布港九新界及离岛的郊区采样点,收集100个水牛、猕猴、野猪、黄牛及东亚豪猪共五种哺乳类动物的粪便样本,结果显示全部地方采集的粪便样本均发现微塑胶,共发现2503粒微塑胶。当中黄牛样本的微塑胶浓度最高,中位数达每克65.5粒。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谭颖琳表示,检测到的微塑胶类别主要是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常见于即弃塑胶包装、外卖盒及即弃餐具,形容塑胶的祸害非常普遍,担心会加剧入侵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强调源头减废是最容易及“悭水悭力”的治本方法,减少制造塑胶,保护环境。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