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艺术 / 正文

《咏春》11月再来港 罗家英姚珏谈中西乐融合创新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艺术节)将于10月19日至11月24日在粤港澳三地举行,香港将首次担任主办城市。

罗家英(左)与姚珏(中)现场对谈。(点新闻记者周禹含摄)

【点新闻报道】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艺术节)将于10月19日至11月24日在粤港澳三地举行,香港将首次担任主办城市。艺术节节目巡礼10日下午3时假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简介文化节内容并进行演出团体示范表演。

今年来港登台大受欢迎的舞剧《咏春》,今次艺术节将再次“回到”香港。深圳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常宏基和张娅姝,今日现场表演舞剧《咏春》选段。常宏基表示,此次艺术节将“第N多次”为香港观众带来《咏春》,此番再来就像回家一样,十分亲切。

张娅姝则透露,上次来香港表演时,《咏春》还未演到100场,这次再回香港时,演出场次已达203场。她表示,感谢香港观众再次见证《咏春》登台,亦希望这203场的经验,能够让此番来港的表演更加精进、成熟。

今日巡礼的音乐重头戏之一,是粤剧名伶罗家英和著名小提琴家姚珏进行的现场对谈。二人简介在艺术节参演的节目,并分享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合作的经验心得。

姚珏介绍,香港弦乐团将在此次艺术节带来小提琴同粤剧的合作,以多种音乐元素展现大湾区特色。她续指,本次节目重在融合与创新,团队会将诸如《步步高》这样大家熟悉的旋律作改编,使经典曲目变成小提琴与粤剧唱腔融合的创新之作。

罗家英则谈到自己与佛山粤剧院合作首次出演的粤剧电影《白蛇传》,他笑言自己是一位“老头子”,和年轻演员搭戏扮许仙好辛苦,但很开心进行这一全新尝试。罗家英介绍,这部电影纯粹运用粤剧的表演形式,有水袖、唱腔,还有夸张的舞台表情,展现传统粤剧之美。两位艺术家希望能抓住粤剧的“根”,再辅以现代手法作出改变,以创新形式让年轻一代更多了解粤剧背后的意义。

音乐节目方面,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以视像形式介绍开幕节目《声音河流》,青年唱作人薛德勇弹唱其原创作品,介绍艺术节音乐演出。本地爵士音乐家亦带来多种乐器合奏,以爵士音乐重新演绎中国传统民歌。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由来自香港、澳门、广东省内多个城市的艺术家联袂创作,冀促进大湾区“9+2”城市的文化交流和人才合作,共同打造具大湾区特色的文化品牌。

节目门票将于9月12日上午10时起在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

(点新闻记者周禹含报道)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