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整合盛事经济研究报告《以文体盛事为载体 为香港外拓新机遇》,聚焦讨论举办文体盛事活动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路径。(点新闻记者任青摄)
立法会议员霍启刚今日(25日)下午举行盛事经济研究报告发布会,公布就政府举办各项盛事活动对本港经济带动效应的研究结果。中国香港网球总会会长郑明哲及中国香港龙舟总会主席兼香港水上运动议会副主席钟志乐亦一同出席发布会。
霍启刚表示,香港的文化体育盛事现存有三方面问题,第一是特区政府目前对“盛事”定位未够清晰;第二是提升设施水平上遇到樽颈位,目前未能配合举办文体盛事活动的需求;第三是资助力度竞争力不足,成为吸引活动举办方来港的掣肘。参考了由学者Getz于2008年提出的模型,本着推动盛事经济的政策目标,认为香港应该聚焦于具有“高旅游需求、高价值”的盛事。
霍启刚续指,现时特区政府对盛事经济的推动缺少具体目标,必须更加聚焦。文体旅局在推动盛事活动上有重要角色,应该做好主导工作,“以结果为目标”,充分发挥香港的现有优势,为“抢盛事”拟定具体目标。而政府今年新成立的“盛事统筹协调组”,亦要加强职能,更好地落实各部门的对接工作,深入加强社会的参与,积配合盛事推动活动。他亦表示,政府需要优化及提升硬件条件,同时要提升盛事活动的资助力度,并完善宣传及购票生态圈,未来才能进一步巩固香港盛事之都的地位,以“盛事”讲好中国及中国香港故事。
中国香港龙舟总会主席兼香港水上运动议会副主席钟志乐表示,过去总会举办过不少龙舟赛事,包括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合办的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惟下月举办的第15届亚洲龙舟锦标赛则出现不少问题,包括“M”品牌审批及观塘海滨水域船只泊位问题,未来香港要做好场地配套及水上运动赛事支援,达到国际标准,才能申办国际水上运动比赛在港落户,发挥观塘海滨水域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香港网球总会会长郑明哲亦分享到,总会早前为一项大型网球赛申请“M”品牌,但审批进度缓慢,至今尚未完成审批。香港是亚洲第三个同时举办有ATP和WTA赛事的城市,有潜力可以继续开展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赛事,并打造出香港独特的品牌,进而把香港打造成国际网球盛事之都。他表示,香港符合国际标准举办国际赛事的网球场只有维多利亚公园,希望政府能持续检视及升级场地资源,令场地设备能够与时并进,吸引更多赛事落户。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