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永恒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今日(9日)发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取代新加坡成为亚洲“一哥”,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瑞士、卢森堡及冰岛,是历来最高排名,亦为亚洲之冠。除香港和新加坡外,亚洲经济体中还有阿联酋跻身榜单前十,名列全球第九。
据报,香港在排名中所有三个人才竞争力因素均连续第二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八位至第二十;“就绪度”及“投资及发展”的排名均上升一名,分别位列第三及第十二。各项指标方面,香港的科学学科毕业生百分比继续高踞全球第一,财务技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而管理层薪酬和管理教育效能均位列全球第五。
对于香港人和关注香港的人士来说,香港近年来拿奖拿到手软,在各种排名中也是稳步趋前,全球竞争力排名升至世界第三,商业法规和政府效率都稳居世界前列,恒生指数领跑全球,港交所募资额更是全球第一,香港5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今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最新排名显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显示了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
但是最令人高兴的,还是这次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取代新加坡,成为亚洲第一,这让一些别有用心的网媒宣称的“香港衰落”、“新加坡已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谣言,不攻自破。众所周知,人才的因素,是所有发展指标中最具有价值、最有竞争力的因素,人才的流向,代表了资金的流向,信息的流向,进步的流向,繁荣的流向。
执大象,天下往。弹丸之地的香港,何以成为世界人才的高地,亚洲人才的顶峰?
一、“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
香港的成功,首先源于“一国两制”赋予的独特制度优势。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香港既享有国家发展的巨大机遇,又保持高度自治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种双重优势吸引了全球资本、企业和人才汇聚于此。近年来,香港在全球竞争力、商业法规、政府效率等领域稳居世界前列,港交所募资额全球第一,恒生指数领跑全球,这些成就无不依托于“一国两制”提供的稳定框架和广阔腹地。
二、人才政策的持续优化
IMD报告指出,香港在人才竞争力的三大因素——“吸引力”“就绪度”及“投资与发展”均连续第二年上升。其中,科学学科毕业生比例高居全球第一,财务技能排名全球第三,管理教育效能位列全球第五。这些指标的背后,是香港特区政府对人才战略的高度重视:从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到扩大STEM教育投入,从提升科研经费到优化职业培训体系,香港正以系统性政策构建人才生态。
三、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融合环境
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始终保持着开放的胸襟。英语与中文并行的语言环境、普通法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低税率及自由的资本流动,为全球人才提供了熟悉而便利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此外,香港5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跃居全球榜首,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科研与创新枢纽的吸引力。
四、金融与创新双轮驱动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从未动摇,而近年来创科产业的崛起更为其人才市场注入新动能。从虚拟银行到绿色金融,从人工智能到生物科技,香港正以金融实力赋能科技创新,以创新需求反哺人才成长。这种“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更创造了大量高技能岗位,形成人才与产业互促的良性循环。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香港的角色愈发重要。IMD的排名不仅是一纸荣誉,更是香港竞争力的真实写照。人才的流向,从来都是资金、信息与繁荣的风向标。香港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其制度优势、政策智慧、国际化环境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面对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香港唯有继续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方能持守亚洲人才顶峰之位,进一步成为成为天下英才心之所向。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