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的“戏韵香江”国粹表演优先专埸演出。(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万霜灵摄)
9月27日至29日,“香江国粹情——2024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将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上演。届时,北京京剧院、国家京剧院等京剧院团一级演员将分别为香港观众带来传统大戏《龙凤呈祥》《京剧折子戏专场》及《现代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一展京剧艺术传承不息的蓬勃之势。
此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与香港中华文化总会联合主办,由香港赛马会赞助,希望通过京剧艺术这一载体,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加强内地与香港戏曲艺术的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脉赓续,弦歌不辍。
9月26日晚,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中视亚太传媒承办、香港赛马会赞助的“香江国粹情——2024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率先带领一众艺术家,在戏曲中心茶馆带来“‘戏韵香江’国粹表演”优先专场演出,与香港各界约100名友好一起共品京剧之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著名梅派艺术家董圆圆对记者说,十分高兴能再临香江,适逢国庆佳节,大家一起来欣赏京剧,将更添节日氛围。“相信也会加深香港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希望年轻观众也会特别喜欢我们的演出。”
董圆圆介绍,26日晚的演出作为“优先场”,专门精心设计了节目组合,既有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选段,亦有新编作品,也有现代戏,是一次全面展现京剧艺术的演唱会。她自己也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梨花颂》,“这是师傅梅葆玖先生在电视剧《大唐贵妃》中的创作,非常经典,而且老少观众都喜欢,唱起来优美动人、朗朗上口。”
她希望,透过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京剧,让香港年轻人从京剧中看到历史、品味艺术,“看戏的同时能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非常好的形式。”
致力传承 托举年轻新星
整晚演出精彩纷呈,既有京剧名家的卓绝风采,年轻一代艺术家们亦展现极高的艺术涵养与蓬勃的青春活力,现场掌声不绝。
董圆圆说,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年轻艺术家的培养,“京剧艺术要代代传承,我们讲究传帮带,所以大家合作演出,希望早日让年轻人起来。”这次来香港,带来一批冉冉升起的“京剧之星”“未来之星”,亦是希望促进年轻艺术家与香港观众之间的交流。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爱京剧艺术。”董圆圆欣慰地说,来香港前,她才在港科大(广州)参加戏曲进校园活动,慕名而来的年轻学生与观众让她惊喜不已,“很多年轻的戏迷,或者本身是大学的学生,都向我们展示自己的唱段,和我们交流,特别好。我特别欣慰,京剧就是要普及和推广。”她骄傲地说,现在流行国潮,其中就有京剧元素,戏曲非常受到现代观众的欢迎。
京剧x科技 戏曲也要与时俱进
董圆圆分享,戏曲新编有不同的形式,但最重要是不能故步自封,而要与时俱进。“现在观众的欣赏方式也和原来不同了。过去我们说‘听戏’,板子一板一眼,就闭着眼睛在那儿听;现在则是看戏,观众要求你全方位地展现。演员的表演、舞台布景、妆容、服装??对这一切他们都有要求。”
董圆圆前年刚拍了一部京剧电影《安国夫人》,就是将传统文化与高科技融合的尝试。“这是我们国家首部在LED数字虚拟影棚拍摄的京剧电影。不像绿幕要抠图,现在是拍摄时整个大的LED景就在后方。我也不太懂高科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和它融合,要用它,还要用得好。但是京剧只能姓京,我们的本体——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一定要保持。”
从新光到茶馆 香港观众让我感动
这次来香港,董圆圆说还没来得及与这边的年轻学生接触,但香港本地的京剧戏迷与票友一如往常,带给她很多感动。“可以说,我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和他们交往,香港有许多资深的票友和戏迷,非常懂戏非常爱戏,他们是我们的知音。”
她又笑言,上世纪80年代来港演出,是在新光戏院,后来再来,又去了尖沙咀文化中心,现在又有了西九戏曲中心,“看到有这么多的剧场来弘扬传统文化,欣赏京剧与地方戏,包括本地的粤剧,多么好呀!”戏曲中心茶馆剧场小巧又古典,让艺术家能近距离与观众交流,也给董圆圆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和香港始终有着特殊的情感,非常亲切!”
(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尉玮报道)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