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完成研究,并已向行政长官李家超提交报告。新一份《施政报告》周三(16日)公布,预料将交代解决劣质劏房问题的方案,包括合规劏房的最低面积、防火和屋宇结构要求,以及取缔劣质劏房的优次等。
政党促订劏房最低标准
工联会和民建联分别建议将劏房最低标准订为不少于7平方米, 净高度分别不少于2米和1.8米。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告别劏房行动”召集人郑泳舜表示,即使优先取缔7平方米以下的劣质劏房,据他们估算都有近2万个单位,他期望特首可以在施政报告交代清楚取缔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希望特首承诺,不迟于2026年将相关的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
劏房调查:人均居住面积比监狱细
社福机构“明爱”13日公布一项最新的劏房调查指,受访住户的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仅为45平方呎(约4.2平方米),形容是比高度设防监狱更细,荃湾区更只有37.5平方呎(约3.5平方米)。调查指一半受访者希望劏房面积最少要有10至12平方米。
六成受访者认为,若当局订立劏房最低面积,订于7至10平方米是太细,未有考虑人均面积问题。另外,逾九成七受访劏房户指,单位没有安装独立水电表。团体建议政府将规管业主安装水电表,纳入为最低劏房标准之一。
根据人口普查的数字,截至2021年,全港有10.8万间劏房,当中近一成劏房面积少于7平方米,58%劏房属于7至少于13平方米,25.5%有13至少于20平方米。如何划线关系到受影响居民人数,亦关乎安置问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