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今日召开记者会,提出多项人才政策建议。(点新闻记者王俊杰摄)
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民建联今早(14日)召开记者会,会上除了提出12项施政报告人才政策的建议之外,还宣布成立“人才高地”办公室,以便更好地回应本港发展需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李慧琼指出,“人才高地”办公室的设立,旨在提供平台、连结各方力量,促进香港成为国际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未来会加强与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合作,期望能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为特区以至香港高质量发展赋能。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会议员陈勇在资金方面着墨,提议政府简化审批程序,推动内地科研资金“过河”,并研究推出更多便利科研人员往来的措施,为香港聚集高水平科研及教育人才。他认为两地政府要考虑提升金融互通额度,扩大准许用途,制订专门渠道或机制,容许在港居住的内地居民透过指定渠道汇款,以便他们购买房屋居住。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建议,政府提前进行人力资源推算,制订“未来人才需求清单”,并且按实际产业需求,适度地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合资格院校名单,纳入更多在个别科目出众或整体声响良好的院校在名单之内。他又认为,政府要主动设立全球高端人才机制,通过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增强香港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民建联副秘书长、屯门区议员叶文斌则强调,政府要加强受养人支援,例如,制订“入学便捷指南”,主动推送教育规划及入学动态的资讯,同时要设立因签证问题而延长留学签证的缓冲期,保障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他又提及,设立“人才交流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涵盖职业规划、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及生活配套等方面,协助人才快速融入香港社会。
民建联建设发展委员会副主席陈志毓也认为,政府要优化续签机制,例如,将申请人在香港以外地区的收入也纳入考量范畴,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其经济实力和对香港的实际贡献。他提议,联同内地政府加强合作,建立湾区跨城市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通过联合培养高端人才,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认等措施,形成互补优势,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
被问到有22%来港人才待业,颜汶羽解释,“高才通”的设计是允许高等院校人才先到香港熟悉环境,再寻找工作,认为有部分人士待业属正常现象,相信人才办会加强对接,帮助高才寻找工作。
至于新开设的“人才高地”办公室与政府人才办的区别,叶文斌认为,两者侧重点不同,有很多工作范畴,是民建联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例如,该党在各区有很多地区办事处和活动,有能力帮助人才融入香港生活。
(点新闻记者王俊杰报道)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