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政府2021年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建立湿地保育公园系统,以保育后海湾具生态价值的湿地,以及增加北部都会区的环境容量,达致保育与发展并存。渔护署2022年8月委托顾问就建立湿地保育公园系统进行策略可行性研究。政府24日公布建立湿地保育公园系统策略可行性研究的报告。
可行性研究指出建立湿地保育公园系统是可行且值得,除了可以有效保育后海湾具生态价值的湿地和提升有关湿地的生态价值,亦有助推动水产养殖业现代化,以及为市民提供生态教育和康乐设施。同时,建立湿地保育公园系统亦能为北部都会区发展创造环境容量,缔造保育与发展并存。
可行性研究建议分期建立湿地保育公园系统,首先建立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并建议政府因应规划和建立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的经验,适时检视其他拟议的公园,即香港湿地公园扩展部分、南生围湿地保育公园和蚝壳围湿地保育公园(包括沙岭/南坑部分)的研究工作。
顾问因应各拟议公园的条件,就每个拟议公园建议特定的定位和功能,并在其初步布局设计图中大致划定分区,包括生物多样性区、生态友善水产养殖区、渔业优化区和访客区。顾问亦建议由政府负责湿地保育公园系统的整体管理,并提出可因应各公园内不同分区的功能和营运需要,与不同单位合作管理,包括非政府组织、渔农团体、当地社区、私人土地业权人和私人机构等。
渔护署发言人表示,署方大致接纳可行性研究报告内的建议,并会在下一阶段就各公园进行勘查、设计和建造的详细研究时,考虑报告的建议。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