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9日电 题:美国摇摆州会是民主党人恶梦?
香港中通社记者关秀英
踏入美国大选投票日(11月5日)前的最后一里路,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以及候选人特朗普和哈里斯都将全部精力投放到七个摇摆州上。根据实时广告数据公司AdImpact的统计,单是10月1日至21日的这段时间,哈里斯和特朗普在摇摆州中的广告开支分别接近9000万美元和7000万美元之数,两人在这些州频繁活动,在这段时间内,哈里斯一共出席了25场活动,特朗普则出席了18场活动。
哈里斯和特朗普。央广网图片
美国虽然是个人口逾3.4亿的国家,但在总统选举的制度下,真正决定选举结果的就只有少数来来去去的那么几个两党支持率差距非常接近的所谓摇摆州。虽然这些州只代表美国大约两成人口,但这些州只要有几万人改变投票意向,那么总统选举的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美国总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出,而是由一个州按照选民投票结果选出一张选举人名单。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两个小州之外,投票采取领先者全取制,在一个州得到最多票数的候选人就会得到该州所有选举人的支持。
这种选举制度230多年前设计出来的原意,是考虑到幅员广大,通讯、交通不便。不过,这种制度的设计意味着,即使候选人在全国整体选民间支持率超过对手,仍然有可能因为选举人票数不及对手而败选。换句话说,“得民心者,未必能得天下”。最经典的要数2000年大选,当时民主党时任副总统的戈尔在点算绝大部分选票后,虽然领先共和党的乔治·布什,但由于所得的选举人票不足以取胜,要由关键摇摆佛罗里达州决胜负,最终乔治·布什在这个州以500多张普选票优势,全取25张选举人票,以271比266票反超戈尔当选。戈尔即使在全国普选票上比乔治布什多50多万票,仍要饮恨白宫。
2016年的大选,特朗普当时以304张选举人票入主白宫;而计算普选票,他只得逾6298万张,较民主党对手、前国务卿希拉里少逾286万票,是历届最大的得票差距。
2020年,拜登全国得票率比得特朗普高4.5个百分点,但在威斯康星州则只以0.6个百分点的差距险胜特朗普。由此可见,2020年的总统选举虽然由民主党胜出,但该次选举对民主的不利程度有增无减,达至3.8%的水平。
归根到底,由于民主党人集中在加州、纽约州这些大州,形成了大量的“无用选票”,民主党得票远远超过半数门槛所需,多余出来的选票却不会影响选举人票的结果。
因此,2000年以来的6次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在其中5次都获得更多选票,但由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胜出的选举则只有3次。民主党人大部分都是在“得民心”的情况下“败于”摇摆州而失去“总统宝座”。摇摆州无可避免地成为民主党人的“恶梦”。
这一次选举,哈里斯接替拜登竞选之后,全国民调支持度一直领先特朗普。虽然临近选举,两人差距收窄,让人逐渐看高特朗普的胜算。但其实哈里斯民望最高的时刻,她的平均全国民调领先幅度也不足4个百分点,胜算其实也只说能是“50对50”,并无明显的差距。
根据FiveThirtyEight 29日的最新实时民调显示,特朗普分别在亚利桑那州以48.6%比46.7%、佐治亚州48.5%比46.9%两个州较大比数领先哈里斯,而哈里斯则在密歇根州以47.4%比47.2%、内华达州47.3%比47.2%、北卡罗来纳州48.1%比47.2%、威斯康星州47.8%比47.4%、宾夕法尼亚州47.8%比47.5%五个州仅以极微少的差距领先特朗普。由此可见,哈里斯的胜算堪忧。(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