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30日电 欧盟委员会10月29日作出终裁,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发表声明称,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欧盟委员会29日结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认定中国电动汽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生产商造成“经济损害威胁”,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
公告显示,对于接受欧盟抽样调查的3家中国车企,比亚迪将被征收17%的反补贴税,吉利汽车将被征收18.8%的反补贴税,上汽集团将被征收35.3%的反补贴税。其他未接受抽样调查但配合欧盟调查的中国车企将被征收20.7%的反补贴税,其他未配合欧盟调查的中国车企将被征收35.3%的反补贴税。
公告又称,欧盟将与中方继续努力,寻找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替代方案,还对与企业单独进行价格承诺谈判持开放态度。
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今年7月4日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征临时反补贴税。与临时反补贴税税率相比,欧盟委员会终裁确定的反补贴税税率略有微调。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发表声明称,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对欧洲的繁荣、就业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负面影响。穆勒警告称,此举可能会加剧贸易冲突风险,并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穆勒表示,贸易争端应通过对话来解决。她呼吁政府采取措施,提升德国作为生产和出口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市场多元化,鼓励创新,以确保德国在全球舞台上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穆勒坦言,征收关税将直接导致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成本上升,并可能阻碍电动汽车的推广。她呼吁各方继续保持谈判的开放性,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对话,努力寻求消除额外关税的解决方案。
29日欧盟委员会作出终裁前,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25日应约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视频会谈,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交流。王文涛指出,中欧各界对妥善处理该案都有强烈呼声和很高期待。今年9月20日以来,中欧双方就价格承诺方案进行密集磋商,一些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在事关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上仍存重大分歧。
王文涛强调,中方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希望中欧双方在前一阶段磋商基础上共同继续推进磋商,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切实回应中欧各界期待,维护中欧产业共同利益和中欧经贸互利合作大局。(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