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位来自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电力及能源相关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参与“一带一路”电力及能源高管人才发展计划2024。
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连续7年合办的“一带一路”电力及能源高管人才发展计划2024昨日(5日)圆满结束,并于同日举行结业礼。
计划今年的主题为“低碳转型:绿色能源的最新发展”,为期13天的培训汇聚了26位来自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公司代表和学者参加,包括智利、中国内地、中国香港、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及津巴布韦。学员参与了讲座、研讨会、交流与分享环节等各种活动,并走访在内地和香港的不同电力设施,深入了解绿色能源在两地的发展。
结业礼由理大工程学院院长文效忠教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驻香港办事处副主任李勇、国网技术学院副院长王立新、西交大电子与信息学部党委书记梁莉以及港灯董事总经理郑祖瀛主礼。出席嘉宾包括香港工程师学会副会长陈帆、智利驻香港总领事Karina Concha、署理津巴布韦驻香港总领事Alice Mudumi及俄罗斯驻香港总领事馆参赞Petr Larionov以及一众主办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等。
环顾全球,不少国家计划以使用绿色能源的电动车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今年计划邀请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的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杰出讲座教授兼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陈清泉教授,以“绿色能源革命新征程”为题发表专题演讲。陈清泉指出,能源革命即能源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转型,通过低碳化、智慧化以及终端能源的电气化和氢能化,提升能源效益及减少碳排放;又指电动汽车革命的新征程是从电动化走向智慧化和网联化。他并解释了能源、信息、交通和人文网络的相互融合,能带来庞大的经济及生态效益,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可持续发展,并将第四次工业革命演化到第五次工业革命。
此外,学员亦参观了多个顶尖电力和培训设施,包括国网位于山东济南的培训设施及西交大的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港灯南丫发电厂、马师道变电站及流动电池储能系统,亲身学习先进技术及专业的能源管理知识。学员亦首次到访位于香港科学园的产品可靠性暨系统安全研发中心(CAiRS),参观由港灯与 CAiRS 合作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CAiRS 是由理大联同美国马里兰大学共同设立。模型透过识别及分析电缆健康状况,评估电缆电路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更能预测有机会出现故障风险的组成部分。
“一带一路”电力及能源高管人才发展计划是内地和香港首创的跨地域、跨文化校企协作计划。计划自在2018年启动以来,累计已吸引了来自4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830名专业人士参与,并进行逾1万小时的交流、线上线下培训和实地考察,成为推动电力和能源行业能力建设的全球领先平台。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