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邵逸夫奖”颁奖五名科学家 李家超:未来STEM学生比例将达35%

2024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于12日在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举行。今年一共有5名科学家来港接受奖项,包括4位2024年度邵逸夫奖得奖者以及一位2021年度得奖者。

2024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于会展举行。(点新闻记者周倾芫摄)

2024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于12日在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举行。今年一共有5名科学家来港接受奖项,包括4位2024年度邵逸夫奖得奖者以及一位2021年度得奖者。行政长官李家超主礼典礼,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罗永纲及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李永胜到场致贺。

邵逸夫奖理事会主席杨纲凯在开幕辞中回顾“邵逸夫奖”创办人邵逸夫先生及夫人邵方逸华女士多年来的慈善工作,对香港、内地以至全球的医疗、教育、艺术及文化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杨纲凯指,随着“邵逸夫奖”踏入第三个十年,为培育新一代科学家,今年将举办多项新活动,包括为中学生提供机会与邵逸夫得奖者直接对谈的学生参与计划,推动跨学科讨论的圆桌论坛,希望推动本港的科研气氛。

李家超表示,香港正大力推动医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和机械人的研究发展。(点新闻记者周倾芫摄)

李家超致辞时表示,通过邵逸夫奖,香港的年轻人可以亲眼见证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目前,香港大力推动医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和机械人的研究发展。政府并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到2026至2027学年,学习STEM学科的学生将占公立大学所有学生的约35%。

“邵逸夫天文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斯科特·特里梅因致辞。他介绍,2024年度天文学奖颁予史里尼瓦斯·库尔卡尼(Shrinivas R Kulkarni),以表彰他对毫秒脉冲星、伽马射线暴、超新星,以及其他可变或瞬变天体的开创性发现。他对时域天文学的贡献甚多,并在帕洛马瞬变工厂及其后继者史维基瞬变探测器的构思、建造和领导上成就卓越,这些设施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时变光学天空的理解。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邦妮·巴斯勒致辞。她介绍,2024年度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平均颁予邓瑞丽(Swee Lay Thein)及斯图尔特·奥金(Stuart Orkin),以表彰他们发现从胎儿到成人血红蛋白转换的基因和分子机制,为治疗两种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及极其严重的血液疾病,镰状红血球贫血症和乙型地中海贫血症,开创了一种革命性且高效的基因组编辑疗法。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伊莲·埃斯诺致辞,她介绍,2024年度数学科学奖颁予彼得·萨纳克(Peter Sarnak),以表彰他将数论、分析学、组合学、动力学、几何学和谱理论结合起来,发展出薄群的算术理论和仿射筛法。

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库尔卡尼在获奖感言中,感谢加州理工学院光学天文台以及史维基瞬变探测器的主要成员。

邓瑞丽及奥金因发现镰状红血球贫血症和乙型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和分子机制而获颁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二人均强调,尽管这些血液疾病的基因编辑疗法有重大突破,但这些疗法对大多数病患来说仍然遥不可及。他们希望未来能够发展更多治疗方法,让更多患者能够得到治疗。

曾经担任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的萨纳克因发展出薄群的算术理论和仿射筛法而获颁“邵逸夫奖”,他发表感言的时候,回忆起他获表彰的工作是在2005年杭州的一个会议中诞生的。

2021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奖者斯科特·埃姆尔教授(Professor Scott D Emr)亦出席颁奖典礼,并获颁奖章。他于2021年已在美国领取证书。

“邵逸夫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数学科学奖,每年颁发一次,每项奖金120万美元。今年为第21届颁发。

(点新闻记者周倾芫报道)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