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发展北部都会区,发展局13日向立法会提交当中牛潭尾的初步发展规划。整个规划涉及约127公顷总发展面积,其中约46公顷建议发展大学城,包括本港第三所医学院的所需用地,期望吸引内地及海外知名大学建立分校,推进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发展局又建议规划约9公顷土地以兴建一所综合医教研医院,综合住宅区则应主力发展私人住宅以配合牛潭尾的发展定位,料可提供约1.3万个单位以容纳最多约3.6万新增人口。发展局发言人表示,总发展面积当中约60%属私人土地,除了大学城部分必须透过收地由政府发展外,其余可透过原址换地或“铁路加物业”等方式发展,既能藉助市场力量提速提量,亦可确保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
特区政府由今日起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预计政府主导的土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工程最早可于2027年展开。
冀吸引内外知名大学开分校
牛潭尾的初步规划涉及约127公顷用地,包括建议于东部预留约46公顷土地发展大学城,培训高端人才以支援新田科技城的创科发展,亦可培训更多医生。
根据教育局的构思,政府并非打算把香港现有的专上院校整间搬进拟建的牛潭尾大学城,而是希望吸引内地与海外的知名大学,以及本地专上学院于大学城内成立分校,并透过跨院校、跨学科、跨界别及跨境合作,开拓更多创新、前沿和高层次的品牌课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项目。
规划中的大学城用地还包括了预留作发展第三所医学院的校舍。发言人表示,初步估算大学城内将有约3.8万名学生,料届时可提供2万个宿位,“现时香港的大学合共有4万个宿位,所以数目已经不少。”
随著北部都会区逐步发展,未来元朗区与北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会同时增加,因此牛潭尾会预留约9公顷土地兴建一所集医、教、研于一身的新医院,提供约3,000张病床,为北都现有和新增人口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并配备专科人手和相关技术及仪器,为全港患有个别高度复杂性疾病的病人提供服务。
发展商若无意换地,政府将收地
发展局表示,牛潭尾约60%属私人用地,约20公顷棕地作业及攸潭尾村约1,300名村民将受收地影响。发言人表示,会考虑透过原址换地及“铁路加物业”等方式发展。最近粉岭北有两宗原址换地个案,且发生于香港减息及放宽按揭成数之前,因此局方对推进牛潭尾充分信心,“如果发展商无意原址换地,便会由政府收地,它们便失去发展北部都会区的机会。”
由于拟发展的土地逾半无商业价值用途,故以“片区开发”方式发展的机会不大。发言人表示,有关项目的技术研究预计成本约为6,000万元,整体造价要待完成技术研究及详细设计后,才会有较坚实的估算。
中大:可建“超级计算中心” 理大:拟办四年制医科
本地多间大学包括中大、理大、岭大及城大回覆媒体时皆表示支持牛潭尾设大学城。其中中大称已向政府提交建议,认为大学城有助进一步建立知识型经济,能为本港培养高技术、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库,亦建议可在北都建“高功能超级计算中心”、“实验动物存养中心”、未来工作学院、人才村、农业及食物认证和教学中心等设施。
理大称拟开办四年制医科学士学位课程,初期拟录取约50名学生,以招收第二学位学生为主,之后按需求逐步增加学额及招收非本地生。科大希望在北都大学城建卫星校园(Satellite Campus)。
岭大希望能在大学城兴建国际化的创新科技校园。城大称支持促进两地大学与产业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合作。(据香港文汇报、明报等)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