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刘国勋呼吁当局把握机遇推绿色生活 勿令回收减废热度冷却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認同政府在建立回收設施網絡和大眾意識上的努力,期望政府把握機遇,繼續朝回收配套設立的目標邁進。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24日在網誌表示,本港廢物量已越過頂峰並開始穩步下降,回收率亦同時開始上升。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認同政府在建立回收設施網絡和大眾意識上的努力,期望政府把握機遇,繼續朝回收配套設立的目標邁進,同時思考如何降低營運成本,以更多誘因吸引市民回收,配合未來其他減廢相關的新例實施,有信心在毋須徵費下,仍可逐步達到《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目標。

劉國勳稱,垃圾徵費不是減廢回收的唯一手段,最重要是做好宣傳教育,提高社會意識,同時增加配套,令環保減廢自然成為習慣。政府援引的最新數字,包括「綠在區區」今年首三季回收物重量已超出去年全年,正正說明上述方向是正確,市民在垃圾徵費討論下,建立回收減廢意識,政府必須把握機遇,勿讓市民熱度冷卻。

據了解,政府早前為回收配套設立目標,分別是1年內會設立100個廚餘回收流動點、在100個大型垃圾收集站設立廚餘收集站和增加綠在區區收集點數目至800個,並延長營業時間等。劉國勳相信,隨着有關設施投入服務,可進一步推高回收率,惟他關注不少回收點營運成本高,促請政府思考如何透過新科技及流動點等降低成本,確保回收點可持續性,期望政府明年到立法會匯報進度時可一併交代。劉國勳亦建議回收點推行至鄉郊地區,同時提供更多誘因,包括提供現金券﹑扣減電費﹑水費等吸引市民多回收。

此外,現時回收率高,劉國勳稱是近年教育和宣傳工作埋下種子,新一代積極追求綠色消費,擁抱綠色生活。他支持政府及各界要繼續做好宣傳教育。至於生產者責任制、屋苑設回收設施等相關法例,將於明年提交立法會,劉國勳相信有助進一步減廢及資源循環,落實《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的目標。長遠而言,他認為應從整個大灣區的角度探討處理廢物問題,同時推動綠色經濟,把相關行業產業化,並扶助其發展,把廢物轉化為寶物,令人覺得環保事業具前景而加入,令可持續發展成為健康完整生態圈。(圖片來源: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社交平台專頁)

责任编辑:米莱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