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参观了解的士摄录系统及电子支付设备。(点新闻记者郑洢林摄)
为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士服务质素、保证驾驶安全、保障司机和乘客双方权益,政府早前建议修例,要求全港的士在车厢内安装摄录系统,包括车厢摄录机、行车记录仪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计划于2026年年内完成;并在明年年底或之前,必须提供最少两种电子支付方式。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今日(13日)上午于立法会综合大楼外组织传媒参观的士车厢内的摄录系统。
各界认同的士车厢装设摄录系统属“全赢”方案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陈恒镔指出,的士车厢安装摄录设备对旅客和市民有多一重保障,司机不能随意移动系统,摄录内容亦会在30日后清除,可释除市民对侵犯私隐的疑虑。他希望政府能够在今日讨论之后,收集好议员的意见,于明年尽快推出法例,令的士摄录系统及电子收费安排可以投入使用,确保市民乘搭的士能得到应有的保障,亦确保的士业界能够安心“揸好车”,做好香港的士业服务。
航运交通界议员易志明认为,的士车厢装设摄录系统属“全赢”方案,既保障乘客亦保障司机,可以打击“黑的”,认为守法的司机毋须担心。他表示,其实业界早前已经向政府提出安装的士摄录系统,而在“的士司机违例扣分条例”通过后,这个系统变得更为重要,不止能够打击“黑的”,也给遵纪守法的司机一个保障。
香港的士业议会主席黄卓邦表示,科技有助改善的士司机的驾驶态度,针对兜路、拒载及滥收车资等问题,警戒司机不要再有违法行为,提高安全。他还提及,当局计划规定的士必须提供电子支付方式,部分业界忧虑司机不懂使用电子支付平台,他相信透过教育可以解决,又希望经过沟通后,平台的手续费可降至合理水平。至于业界担心营运成本因此上升的问题,他希望政府提供资助,尽量不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司机和乘客身上。
详细展示不同款式摄录系统 可做到全车身记录
香港的士业议会展示了两种装有不同款式摄录系统的的士,其中一种摄录系统是在车内安装3个镜头,分别拍摄车前、车内、车尾,可以做到全车身记录;而另一种系统的4个镜头,则是多出一个检测司机行为的镜头,若司机出现瞌睡等不当驾驶行为,该镜头还会响起警示声,本港目前已有逾2000部的士安装此类镜头。
这两种摄录系统在车内都设有主机,以2分钟为间隔将影片上传云端,云端的影片纪录将保持30日,纪录只能被授权方观看或下载。
另外,其中一辆车还展示了新安装的电子支付设备,将提供包括Visa、Mastercard、银联、Apple Pay、PayMe、支付宝及微信等多个电子支付方式。据悉,摄录系统成本为4000港币左右,并有100多港币月费,支付系统费用则另算。
的士车主叶先生表示,他所在的车行使用这个摄录系统已经有2至3年,大部分司机都比较认可,认为安装这个系统,不只是用来监督自己,同时也是保障司机方的权益。而被问及会否有司机刻意遮挡镜头以躲避监督,他表示周围都有监控系统,使用车辆摄录反而可以在事故后对自己有个保障。早前也有司机出现事故时,调取了行车纪录以作证明,他直言,“要遮挡(镜头)其实好简单,如果司机用过之后觉得可以保障自己,他就不会去做这件事”。
(点新闻记者郑洢林报道)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