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何启明:至今批出逾26万宗人才入境申请 17.5万人才已来港

香港新闻社12月19日报道 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今日(19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发言时表示,截至今年11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近42万宗申请,已批出逾26万宗,同期共有约17.5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

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资料图)

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今日(19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发言时表示,截至今年11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近42万宗申请,已批出逾26万宗,同期共有约17.5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

何启明指出,自2022年底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积极招揽世界人才,截至今年11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近42万宗申请,已批出逾26万宗,当中约25%持外国护照,同期共有约17.5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在各项人才入境计划之中,高才通计划尤为受欢迎,至今已有约8.8万名人才获批来港,其中毕业于世界顶尖大学的占6.5万人,超过四成来自海外优秀学府。

何启明表示,透过就业挂钩的入境计划来港的人才数目也有明显上升。政府在2023年5月扩大人才清单,把涵盖的专业由原有的13项增加至51项,符合人才清单的要求获批来港工作的人才数目大增,由人才清单更新前的不足100名,大增至逾1000名。

何启明续指,未来5年,香港各行业人力短缺估算约18万人,最新一份施政报告宣布革新各项输入人才机制。已推行的措施包括扩大高才通计划大学名单、把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优才计划下综合计分制的计分准则及申请甄选程序等。其他抢人才优化措施也会陆续推出,包括于明年初公布更新的人才清单,加入与推动“八大中心”发展相关的产业所需人才;容许年轻而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非学位专才申请来港,投身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以及在优才计划下增设新机制,主动接触及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

何启明表示,刚成立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上星期举行了首次会议,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作为主席将会领导跨局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八大中心”的战略定位和优势为基础,实施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和资金链一体部署,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以及人力资源供求同轨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科教兴国工作。

至于协助人才留港发展,何启明说,人才办今年已举办或协办5场招聘会活动,帮助求职人才进行职业配对,总共吸引超过23万人才参加;亦举办了超过30场主题研讨会或工作坊;今年9月,推出人才义工计划。往后,人才办会向内地及国际加强推广其线上平台以提供全方位资讯,并会扩大合作伙伴网络,与业界和雇主团体合办更多招聘会,为求职人才进行职业配对。

责任编辑:米莱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