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学者:把握可再生能源发展机会

化石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大幅排放威胁着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应对此一挑战,国家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成碳中和目标。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昨日(27日)在港出席活动时指出,当前人类社会处于第四次能源革命,即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利用是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实现路径。

第四期“紫荆.院士开讲”昨日在理大蒋震剧院举办,一众嘉宾在台上合照。\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记者陈炜琛报道:化石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大幅排放威胁着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应对此一挑战,国家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成碳中和目标。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昨日(27日)在港出席活动时指出,当前人类社会处于第四次能源革命,即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利用是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实现路径。他认为抓住此次机会,国家发展就可实现“弯道超车”。

第四期“紫荆.院士开讲”昨日在理大蒋震剧院举办,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范滇元分别围绕能源材料、碳中和等话题发表演讲,并与现场的青年人交流。

成会明表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根本是可再生资源的规模利用。他透露,未来太阳能将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核心,若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全球能源需求。至于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方面,成会明补充,先进储能、氢能技术是关键因素。

当被问及国家在碳中和人才培养政策时,成会明直言,目前国家并没有单独就碳中和人才培养上制定特别的政策,而是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发展中。但成会明表示,国家针对碳中和所需要的特别学科正进行布局,近年来亦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范滇元以《追梦高强激光六十年》为题发表演讲,介绍激光的起源与基本特性,并重点介绍激光武器、激光核聚变能源等高强激光重要实际应用场景。范滇元院士表示,聚变能源是近乎完美的能源,且地球上的聚变能储量几乎用之不竭,但聚变反应的条件极为苛刻,仍需继续研究。他鼓励香港青年勇敢面对科学研究的挑战,追求更大的科学梦想。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