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整治“内卷式”竞争 共同营造更为良性的工作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交银国际董事谭岳衡表示,更多元的价值观、更广阔的视野和选择对于反内卷也非常重要。就香港企业和打工族个人而言,应拓宽视野,在更大平台发掘机遇。

文|谭岳衡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是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后,相关内容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既体现了政府追求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又体现了政府对社会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

过度内卷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百害而无一利,不仅会导致企业陷入低效无用竞争,降低行业生产效率和整体经济社会运行效率,而且过度加班,挤压个人时间,令员工身心俱疲,造成“躺平”文化在年轻人中盛行,消耗人民对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抑制消费潜力。近年来由于过度内卷、过度竞争造成社会悲剧的新闻屡见不鲜,令人扼腕的同时,更应引起对背后整个社会经济运作的反思。

在此次政府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后,一些科技企业、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率先带头反内卷、反过度加班,推动行业内部反思工作模式。科技企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作用,相信能够引领行业内工作文化的变革,加速反内卷理念向更广的行业领域渗透。但是对于社会系统性问题,只有一方配合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向过度内卷喊停,如何让竞争重回良性互动的正轨,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在政府层面,除政策引导外,还应在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劳工保护,细化对于工作时长和工作环境的限制要求,完善监督机制,以减税补贴等措施创造动因,鼓励企业推行弹性工作制,为员工创造更为良性的工作环境。

在企业层面,加强AI办公工具等科技元素的应用,优化工作流程和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和低效办公,尝试采用弹性工时制度,配合以成果和效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改变拼工作时长的低效竞争文化,同时关注对员工技能拓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社会层面,应鼓励社区或社会团体搭建更多资源共享平台、组织非盈利活动等,充实居民非工作时间,激发兴趣爱好,促进技能互换、资源共享,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创造更丰富的用来打造更美好生活的社会氛围。

反内卷中的香港经验及思考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职场节奏快毋庸置疑,但是在职场氛围文化、打工族的工作观方面呈现两极表现。一方面,香港工作时数是全球公认最长的之一,在“全球最劳累城市”排名中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连续多年统计显示,“工作与生活平衡”依然是香港打工仔最看重的一部分。年轻人的工作观也日渐多元,有调查显示近年“零散化”就业趋势愈发明显,一些更为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炒散(做兼职、打零工)”。

这种两极化让企业开始尝试更灵活多元的工作模式,包括有些企业开始推行“核心办公+远程自由”模式,在完成工作任务、保证成果的情况下,员工可自主利用一定比例的工作时间用于兴趣或家庭等个人事务,打造“家庭友好”、宠物友好工作场所等。

更多元的价值观、更广阔的视野和选择对于反内卷也非常重要。就香港企业和打工族个人而言,应拓宽视野,在更大平台发掘机遇,比如企业在内地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积极寻求机遇,打工族将个人发展和生活拓展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避免在单一环境和有限选择中低效竞争内卷,为企业和个人发展另辟广阔空间。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交银国际董事)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