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叶傲冬:善用独特优势 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民建联秘书长叶傲冬在文章中表示,香港还可善用自身独特优势,将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武术、中医药等,推广到世界各地。

文|叶傲冬

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一年的施政成果,并提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政府工作报告理解到,未来国家将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技创新,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巩固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文化格局中的影响力,其中提到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亦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香港中西方文化汇聚,更应善用独特的国际平台,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深化国际文化交流,让香港可以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作出卓越贡献。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从DeepSeek在全球AI界引起轰动,到国家成功申请春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外国人过境免签到中国的旅游热,到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震撼世界,再到如今《哪吒2》登上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的巅峰,中国在文化和创新技术等领域不断涌现出“世界级爆款”,同时也成为了2025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增强国际影响力

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除了自身的本土文化如粤剧、港式饮食文化等,还可借助独特的国际化网络,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粤剧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亟需大力宣传。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文化一脉相承,粤剧是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共同文化遗产,香港可以与广州、佛山等地的粤剧团体合作,共同打造“粤剧文化节”,吸引国际游客参与,提升整个粤剧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让粤剧可以真正“走出去”,当局可鼓励本地剧团或制作单位等,与国际流媒体平台合作,制作出与粤剧相关的纪录片或文化短片,提升国际认知度。政府亦应支持香港本土的粤剧团队到内地或海外演出,与文化机构合作举办展览、工作坊,并在展览中利用VR技术,让游客可亲身体验粤剧独特的魅力。此外,当局还可引进海外艺术家参与粤剧创作,促进跨文化合作,让粤剧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多的创新元素。

善用香港独特优势 促进国际文化贸易与合作

除了粤剧,香港还可善用自身独特优势,将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武术、中医药等,推广到世界各地。如举办“中国文化国际论坛”,邀请世界各地的文化学者、艺术家参与活动,并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开来,同时促成跨文化间的合作。

香港的企业和创意产业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科技相结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例如,香港的时装设计师可将中国传统刺绣、汉服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并在国际时装秀上展示,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时尚魅力;利用香港的电影、音乐、设计等优势,打造更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游戏等;香港可发展并推动更多“文化+旅游”的融合产业,并推出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旅游项目,如中医养生旅游、茶文化体验等,吸引国际游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更应担当作为传播中西文化的桥梁,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国际市场,这不仅可深化香港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同时还可进一步巩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未来,香港应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帮助国家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作出贡献,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让世界认识并欣赏中国独特璀璨的文化。

(作者系民建联秘书长)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