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黄冰芬:旅游消费丰俭由人 香港喜迎八方客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所有旅客都应被欢迎,绝不能“拣客”。邻近的深圳,之所以从小渔村发展成今日繁华都市,秉持的便是“来的都是客,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理念。香港多年来都是开放包容的地方,礼待每一位旅客,是促进社会繁荣兴旺的核心动能。

文|黄冰芬

近期香港旅游业再迎复苏,五一黄金周期间访港旅客数量显著增长。不过,有个别声音指,部分旅客选择“穷游”香港,认为他们对提振本港经济有限甚至扰民。香港向来都具备包容的个性,旅客来港的行程丰俭由人,都应让他们感受到香港是好客城市。不论是高端消费,还是简便出行的旅客,他们的行程设计以及消费形式已出现明显变化,香港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更创新的方式提升旅游体验,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旅客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所有旅客都应被欢迎,绝不能“拣客”。邻近的深圳,之所以从小渔村发展成今日繁华都市,秉持的便是“来的都是客,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理念。香港多年来都是开放包容的地方,礼待每一位旅客,是促进社会繁荣兴旺的核心动能。旅客的到来,本身就是对香港的认可与支持,不能因消费能力的差异而区别对待。

旅客效益不能局限于消费多少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回应记者提问时指,新旅游模式是会常态化,强调香港作为一个好客城市,一定要欢迎所有旅客到来,若只欢迎某一类旅客,并不利于构建香港良好形象,也不会使香港成为一个受旅客欢迎的地方,建议香港应该深入了解内地旅客新旅游模式和新喜好,认识他们不断变化的旅游路线。

事实上,就算是坊间部分人所谓的“穷游”,并不一定代表这群旅客的消费力低。如今,很多年轻人热衷户外旅行,用专业背包、高级帐篷徒步露营,看似“穷游”,实则花钱不少,旅客所追求的是深度游体验。选择在香港“穷游”的内地旅客,大都是希望更接地气地走进香港社区,深切感受港人日常生活,是出于对旅行目的之合理规划。

许多人欣赏欧美背包客那种“轻装远行万里路”的画面,原因是背包客往往更看重旅行期间感受到的各地文化习俗,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建立更成熟的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事实上,从旅游经济角度看,“穷游”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虽然“穷游”旅客的直接消费可能相对较少,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旅行体验,也为目的地作出了广泛且有趣的宣传,有助吸引更多旅客前来。这是一种无形且长期的收益。环顾来港旅客当中,越来越多内地青年旅客是因为从网络看到香港小众景点的“打卡”攻略而特意来港游览,不仅可催谷景点旅客人数,更带动附近地区的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发展。而且,旅客只要来港旅游,就可聚集人气,那种人头涌涌的热闹氛围,并非有钱就可买到。

提升服务水平 展现独特文化魅力

近两年特区政府积极推动“无处不旅游”理念,旅游业界也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努力提升整体旅游体验,比如,针对一些选择“特种兵旅游”的旅客,业界可开发更多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和住宿选择,这方面可借鉴日本的胶囊旅馆、台湾地区的青年旅社等。

香港有个别人对所谓“穷游”者有意见,背后折射的,是业界仍过度依赖传统旅游经济模式,对新兴旅游趋势仍然缺乏了解。本港旅游业一段长时间以来主打高端购物旅游,但随着旅客需求日益多元化,“特种兵旅游”的兴起打破了原有的旅游模式。时代在发展,旅游市场在变化,若想香港保持旅游竞争力,就必须与时并进,应以更广的胸怀接待各类旅客,以更多创新做法提升服务质量。

旅游本是一场心灵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旅游的效益不应局限于旅客的消费金额而下定论。香港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理应成为让所有旅客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尊重的地方。摒弃对“穷游”的偏见,以好客之都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方可使香港旅游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