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5·26举行 探索大湾区医疗创科机遇

​第16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将于5月26至28日举行,以“智慧医健创新体验”为主题,吸引来自13个国家及地区约300家展商参展。

香港医疗及保健器材行业协会主席董行兆(中)、香港医疗及保健器材行业协会副主席卢秉礼(右二)、EC Bot董事长及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张世平(右一)、卓汇生物科技公司执行总监、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潘烈文(左二);卓汇生物科技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何智勇(左一)出席记者会。林骏强摄

第16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将于5月26至28日举行,以“智慧医健创新体验”为主题,吸引来自13个国家及地区约300家展商参展,除了中国香港、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及匈牙利的展团和展商,亦首度有来自以色列、泰国及英国的展团,以及新加坡、德国、意大利和卢森堡的展商参展。有专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可为业界带来机遇,又指不少公司希望透过香港进入内地市场。亦有专家指出,香港有与国际联系、擅长两文三语等优势,可向外推广人工智能、中医等。

医疗展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研发机构、生产商、公营医疗机构、医院、诊所、经销商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等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建立环球商贸联系,并了解医疗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展览设有多个展区,包括生物科技、医院仪器、复康及长者护理用品、初创专区,和香港医疗及保健器材行业协会专属展区等。今届展览聚焦领先医疗技术、乐龄科技及绿色方案三大范畴,网罗最新医疗健康器械、产品和应用方案,特别是医学诊断、智慧医院和数码健康方案。

多位专家亦出席今日(19日)的记者会。香港医疗及保健器材行业协会主席董行兆表示,医疗创新可为本港带来机遇。他特别提及粤港澳药械通,现有92种药品及器械,可在粤港澳大湾区45间医院运用。他说不少公司都希望可通过香港,计划进入内地市场,而这对就业、创科都有很大帮助。

EC Bot董事长及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张世平则说,希望中医及人工智能可以结合应用,令前者有更大的发展。他又说香港有独特优势,除了一直与国际有联系外,而且善用两文三语,可以短文、视频等形式去向外国做推广。

出席今日活动的还包括香港医疗及保健器材行业协会副主席卢秉礼;卓汇生物科技公司执行总监、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潘烈文,以及卓汇生物科技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何智勇。(记者林骏强)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