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低空经济联盟围绕修例提15项建议 聚焦无人机操作牌照、交通监管等

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LAEA)今日(20日)举行“低空经济法例修订建议”记者招待会,围绕低空经济相关法例修订提出一系列共15项建议,重点聚焦无人机操控员牌照要求、空中交通监管、系统与数据信息安全与私隐保护、事故调查标准等议题。

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今日举行“低空经济法例修订建议”记者招待会。

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LAEA)今日(20日)举行“低空经济法例修订建议”记者招待会,围绕低空经济相关法例修订提出一系列共15项建议,重点聚焦无人机操控员牌照要求、空中交通监管、系统与数据信息安全与私隐保护、事故调查标准等议题。

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佩帆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清晰的规则与全面的保障。此次建议旨在支持政府为低空经济建立明确规则与安全底线,让无人机技术在物流、智慧城市等场景中真正发挥效用。她强调,香港需借鉴内地及国际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法规完善与技术创新,将低空经济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葛佩帆称,近日将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民航处小型无人机令448C和448G。修订将首先聚焦在三个关键领域,包括将小型无人机的有效载重限制从目前的25公斤放宽至150公斤;允许超视距飞行(BVLOS);及赋权民航处处长在符合民航安全的前提下容许载人的“先进空中运输系统”(Advanced Air Mobility,简称AAM)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试飞。

联盟指出随着低空经济在物流、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环境检测等领域的深化应用,联盟强调需建立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针对工业用无人机操作的智能化特点,联盟建议设立区别于传统模式的“专业级无人机操控员牌照”,要求驾驶员掌握程式设计、系统逻辑管理及信息安全风险应对能力,确保其能驾驭具人工智能(AI)决策功能的半自主机械设备。未来的无人机操作员不仅是飞行控制者,更是智能系统的管理者,联盟指出,新牌照将推动行业从单一操控向“编程 + 安全 + 平台协调”的多重能力转型。

随着无人机应用扩展,联盟提出加强数据传输与设备管理,包括要求运营商采用端对端加密传输飞行指令与影像数据,确保人工智能(AI)决策系统通过对抗性攻击验证,并要求工业用无人机植入政府发行的电子凭证作为法定的唯一电子认证,结合实体二维码,实现设备身份远近双重验证。此外,联盟建议建立“无人机影像拍摄与数据保存标准”,严格规管云端存储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杜绝个人信息滥用风险,确保公众权益与数据主权。

在事故调查与责任认定方面,联盟呼吁规范鉴证报告标准,要求黑盒数据须经区块链签名验证,并整合飞行轨迹、气象环境等多源数据交叉比对。针对专家证人资质,联盟明确须涵盖电脑鉴证、机器人工程、网络安全鉴识等跨领域知识,确保事故调查的科学性与公信力。联盟强调,科学的调查机制是维护行业信誉的基础,须确保事故原因分析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此外,联盟提出多项配套建议,包括促请政府与保险业界共同研究保险处理办法;引入“风险等级”分类管理,根据飞行模式与载荷风险将操作分为四级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推动香港邮政签发跨境电子凭证,结合vLEI(Verifiable Legal Entity Identifier)强化企业身份验证,促进大湾区低空交通协同;以及建立政府统筹的无人机空管系统(UTM),确保空域实时监控与司法取证效率。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