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子雄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率领香港及内地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两个中东国家,笔者有幸获邀代表工总参与其中,并在特区政府和贸发局的悉心组织及安排下拜访了卡塔尔和科威特的商会、金融机构,参观企业和博物馆等。过去港商及内地企业对中东这两地的市场认识不深,今次代表团让随团成员更了解当地发展背景,包括近年金融贸易、创科发展和市场情况,并促进港商及内地企业与卡塔尔和科威特建立联系合作。
把握中东经济转型契机
卡塔尔和科威特两地过去的经济发展相对依赖石油相关产业,但近年两地政府分别提出“2030国家愿景”与“2035国家愿景”,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和多元发展,并聚焦智慧城市、可再生能源与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与香港推动的新型工业化高度契合,今次特区政府中东之行相信能为中东方面的投资进入香港及内地市场搭桥铺路。现时国际经贸局势复杂,港商和内地企业有需要开拓更多新兴市场,以分散营商风险,笔者认为今次中东之行能进一步建立和巩固我们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国家的关系,为未来港商及内地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打好根基。
今次中东之行促成访问团成员与卡塔尔和科威特达成了共59份合作备忘录和协议,涵盖有关经贸、科技及货物通关与流动等范畴,反映当地政府及业界都十分欢迎与港商和内地企业开展合作。工总在行程中亦与卡塔尔工商会(Qatar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及科威特工商会(Kuwait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签署合作备忘录,这些中东地区的工商会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所有当地企业都需要加入,换言之联系当地商会就能联系当地所有业界。工总希望透过今次合作,为香港工商界与当地业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共同协商如何促进经贸发展。
开拓市场发掘商机
工总在去年12月亦有带领工总其中15个分组的会员企业到访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访问当地商会、银行、企业,观摩他们的运作和最新发展,亦与其中一些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笔者在考察中发现中东在宗教文化、习俗、政治和经济制度等方面均与华人社会不同,加上他们正值经济转型及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港商如欲开拓市场,当然要建立人脉并掌握当地经贸动态。过去港商可能因资源有限而受到阻力,正因如此,特区政府及工总举办的外访团就能对症下药,协助港商了解当地营商环境,为未来合作发展消除屏障。笔者欣见现时已有香港企业成功落户中东,例如一间经营有关3D打印陶土珊瑚礁盘的香港初创公司吸引到中东主权基金注资并于阿布扎比设厂制作和应用,这个成功例子印证香港企业在中东有不少发展空间。
中东国家对清真认证产品需求庞大,为推动港商进一步进入中东市场,工总5月初与香港回教信托基金总会(BOT)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本地清真认证合作,包括产品认证、产业推广与知识交流。全球穆斯林人口超过20亿,清真市场涵盖食品、化妆品、服饰与旅游等产业,潜力庞大。工总正透过香港优质标志局建立与清真相关的“Q唛”,提升本地产品及服务於穆斯林社群的认受性,为食品、食肆及相关产业开拓新商机,并藉此提升香港作为“穆斯林友好城市”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旅客与投资者来港。
(作者系香港工业总会主席)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