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国际调解院公约周五签署 梁美芬倡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创院副院长、香港世贸组织研究中心创办人、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梁美芬表示,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是国家赋予香港的重大机遇。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梁美芬。

(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子晋)彰显香港在全球争端解决领域独特地位的国际调解院总部将正式落户香港,选址旧湾仔警署,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也是首个设在香港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将于本周五(5月30日)在香港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届时将亲自出席签署仪式。“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创院副院长、香港世贸组织研究中心创办人、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梁美芬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总部落户香港,是国家赋予香港的重大机遇,也是香港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及加强培养和引进具国际视野调解人才的契机。香港必须抓住这历史机遇,持续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调解之都。

梁美芬表示,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家致力推动以调解和仲裁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而调解作为替代争端解决机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在经济、文化、宗教及法律制度各异的“一带一路”国家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共识达成空间。相较于传统的法律诉讼或仲裁,调解能透过具公信力的第三方促成和解,特别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跨境大型商贸或基础设施投资等争端。

她形容,国际调解院的建立,其作用类似世界贸易组织(WTO)拟订多边贸易的机制法规,旨在为全球经济提供公平的争端解决平台,两者相辅相成。

港中立且两法系人才济济

谈到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梁美芬表示,原因包括香港的普通法制度与内地的成文法系形成互补,结合“一国两制”的独特地位,使香港成为中立且具国际吸引力的争端解决地点。

此外,香港拥有熟悉中西法律制度、精通双语的专业人才,以及发达的经贸文化和国际联系。而从2022年国际调解院筹备工作启动,至今近60个国家参与,包括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显示全球对此机制的认可,香港将不仅服务于缔约国,还有机会吸引更广泛的国际争端解决需求。

不过,梁美芬认为,纵使机遇显而易见,但香港仍要在三方面继续努力,才能乘势而上:

建议三方面努力拓展机遇

第一,深化国际交往合作。透过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助力国家共建国际经贸规则等。例如,“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在2023年发表“一带一路”合作与伙伴关系协议范本(Model Rules),透过近60个国家和国际法专家与不同政府一起共同努力,推动不同法律制度的共识,为未来的政府基建投资、商贸等跨国合同等提供重要范本,令国际商贸合作更容易达成共识等。同时,香港担当好“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系人”角色,透过调解服务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尤其是当内地企业的海外投资遇到当地政策变动引发争端时,香港的中立地位和专业服务可提供理想的解决平台。

第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透过积极推动机制对接、规则衔接、人才连接,让大湾区内香港的普通法、内地的成文法及澳门的欧洲成文法系形成兼容互补的法律生态,让区内不同城市强强联手,各展所长,也让香港更有力协助整个大湾区的企业“走出去”,包括为其跨境投资提供争端解决支持等。

第三,培养和引进更多熟悉多种法律体系和国际规则的法律和专业人才。国际调解不仅要求调解员具备法律基础,还需熟悉国际法、国际商贸规则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宗教背景,以及具备国际视野等。正如即使她很熟悉香港的普通法和内地的大陆法系,但要成为调解员,仍需专门修读相关国际商务调解课程,足见调解对专业要求之高。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